师生获奖合影(左一宋本惠、左二丁子原)。
8月16日,第3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西安落下帷幕。合肥6名参赛选手斩获1金3银2铜,成绩亮眼。其中,合肥八中学生丁子原获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
打破近十年“空白”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生物学奥赛”)是国内中学生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赛事之一。本届竞赛人数规模创历届之最,汇聚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队的580名参赛队员。
此次安徽共14名选手参赛。合肥6名小将在赛场上沉着应对、奋力拼搏。最终,合肥八中学生丁子原摘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合肥一中方盈语、刘祖荣、彭宇琨获银牌;合肥一中王琪实、合肥六中卫观辰获铜牌。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合肥八中生物学竞赛教练宋本惠介绍,生物学奥赛涵盖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多方面内容,设有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个环节,着重考察选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赛程第二天,选手们要进行4场考试,每场约一个半小时,对脑力、耐力、心理素质都是极大考验。”
相比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知识,生物学奥赛考察内容更难也更多,选手不仅需要提前储备大学的相关知识,还要对生物学领域前沿热点有所了解。“高中入学后,我们就会接触科学思维、拓展校本课程,校内优质的竞赛体系、丰富多彩的活动、教练耐心的引导,也是我一路走来的重要支撑。”金牌得主丁子原说。这是她第二次参与生物学奥赛。高一时,她曾获省一等奖。首次参赛经历不仅为丁子原积攒了宝贵经验,也让她燃起再次冲金的斗志。
希望未来能做出成绩
生物学奥赛是由教育部认定的极具含金量的学科竞赛之一,奖项已成为顶尖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依据。本届全国决赛,丁子原以第11名的成绩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清北资格。
“目前,保送申请已发给北大,初审通过。”丁子原表示。虽已被保送,但前期准备竞赛时,其他课业略有落下,未来一年,她将继续巩固高中知识,并为后续竞赛集训做准备。据悉,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的4位选手,将从此次50名入围国家集训队的学子中遴选。
“丁同学非常优秀!耐得住性子、坐得住板凳,她的毅力以及对学习的专注值得夸赞。”教练宋本惠分享。丁子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是长鑫科创班的班长,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中阶段,丁子原将时间和精力分成三块:一方面是日常课业,一方面是竞赛训练,同时兼顾班级事务。她坦言,偶尔也会感觉应接不暇,高效的学习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我可能80%的精力在日常学习上,校内的事情尽量校内完成,早晚再各抽1小时进行竞赛拓展。”
谈及对生物学的热爱,丁子原笑道:“并没有什么特别。”初中的一次生物考试获得高分,让她产生了信心,并愿意投入更多学习时间,悄然形成正反馈。“相比其他学科,我认为,生物学可能更接近日常生活。希望自己能在相关领域做出成绩,为科学进步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合报学在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