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管理】合肥经开区:三向发力 织密精细服务网
来源:合肥经开区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8-27 15:19:39

清晨的汇林园小区,绿树拂着晨光,休闲广场上,李大爷伴着鸟鸣晨练,笑意落在眼角:“以前楼道堆杂物、绿地变菜园,现在出门满眼清爽,住着是真舒心!”这个有2500多户、近7000居民的老旧回迁小区,正借着汇林园社区党委“党建引领、网格筑基、多元共治”的“三向发力”,把治理难点熬成了亮点,透着新生的暖意。

QQ20250827-151735.png

党建引领:红帆领航聚合力

2004年建成的汇林园小区,曾被基础设施老化、管理杂乱缠得头疼,居民抱怨声没断过。社区党委攥紧“党建引领”的绳,搭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让党组织的根须扎进每栋楼——党员干部揣着民情本跑楼栋,党的工作跟着居民需求走。

泡沫箱种菜整治时,党员先清自家窗台;垃圾清理攻坚,党员扛着铁锹冲在前。从“党员家庭先改”到“全小区跟着动”,居民看在眼里,抵触慢慢化成了支持。如今走在小区里,不光路净了、墙亮了,邻里遇见递个笑脸、搭把手的事也多了,楼道里的“火药味”换成了“家常味”。

QQ20250827-151712.png

网格筑基:精准服务送上门

“以前居民抱怨‘喊破嗓子没人管’,现在微信群里一声,我们脚不沾地往那赶。”红色小管家老何这话里,是网格服务的实在。社区按楼栋分布划了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着专职网格员、红色小管家和志愿者,“日巡查、周调度、月通报”的规矩立着,问题刚冒头就能被按住——老何每天在责任区转,见着绿地有复种苗头,蹲下来就跟居民唠着劝,苗头早早就掐了。

网格员们循着“窗帘之约”上门,给出行不便的独居老人送菜、帮高龄老人代缴水电费,夏日里还扛着防暑物资往大病老人家里跑,累计上门服务42人次。不是啥惊天大事,可每桩都落在居民心坎上,像晒在窗台的暖光,亮堂又贴心。

QQ20250827-151743.png

多元共治:众人拾柴暖家园

“晾衣绳乱拉得管管!”“楼下绿地得补点苗!”每月一次的议事会上,物业、红色小管家、居民代表围一圈,你说需求我提办法,热热闹闹就把事定了。之前居民老念叨“晾衣难”,议事会一议,社区跟着跑了20多栋楼摸需求,拟在闲置区域加设60处便民晾衣架,绳子乱拉的乱象眼看着就淡了。

物业也跟着“支棱”起来——社区帮着挑绿植,居民挽着袖子一起种,光秃秃的角落慢慢爬满绿,连空气里都飘着草木香。“现在开窗看得到花,闻不着异味,下楼遛弯都想多待会儿!”居民王阿姨这话,是给共治成效的最好打分。

如今的汇林园小区,道儿净得能映树影,绿植被剪得整整齐齐,老人搬着小马扎在树荫下唠嗑,孩子追着蝴蝶跑,笑声能绕着楼栋转。从“脏乱差”到“净畅美”,变的不只是环境——居民从“站着看”到“挽袖干”,成了治理的“自家人”。这“三向发力”织的不只是服务网,更是张暖心网,网住了烟火气,也网住了家家户户的幸福感。(王蕾)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