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合肥97岁抗战老兵张翻身:穿越枪林弹雨,多次荣立特等功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5-09-02 18:03:55

烽火岁月,他穿越枪林弹雨,多次荣立特等功;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他从西南剿匪前线奔赴朝鲜战场,为配合板门店停战谈判,他和战友徒手排雷73颗;和平年代,他长期资助贫困儿童重返课堂;2008年,81岁高龄的他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穷苦出身,不识字,说不清名字,登记入伍时,指导员为他取名张翻身。

日前,合肥市蜀山区城投公司97岁抗战老兵、离休老干部张翻身收到组织上送来的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这枚金灿灿的纪念章不仅是对张老投身革命浴血奋战一生的崇高肯定,也是一枚承载民族记忆闪耀抗战精神的历史徽章。

战火淬炼,穷小子成为“战斗英雄”

“16岁参军,戎马一生。”1928年,张翻身出生于山西运城闻喜县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的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要参军,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登记入伍时,不识字的他说不清自己的名字,指导员为他取名“翻身”——寓意被旧社会压迫的劳苦大众早日翻身得解放。

参军不久,张翻身就经历了人生中第一场正面战斗。在夏县,一支日军中队占据山头负隅顽抗,拒不投降。他所在的部队五个连包围敌军,激战两小时,毙伤日军近60人,俘虏10余人。那场战斗后,表现英勇的张翻身领到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件“热兵器”——一颗手榴弹,“走到哪都带着,每天摸一摸,就怕丢了。”

战火淬炼中,张翻身迅速成长。送情报,他穿越枪林弹雨,誓死完成任务;打游击,荣立特等功。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已是一名警卫员的他再创传奇。在执行任务途中,他遭遇百余名溃败敌军躲入地主大院。危急时刻,他与一名侦察班长默契配合,机智运用战术虚张声势,最终俘虏了整个敌军连队,再次被授予特等功。

转战南北,黑夜里徒手排雷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翻身又投身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异国他乡,十余次立功受奖。在张翻身的左眼角边,一块明显凹入的骨头,是战斗留给他的永久印记:“大大小小的战斗,已经说不清打了多少。”

1950年,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他积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3月,从西南剿匪前线奔赴朝鲜战场,张翻身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转战于铁原、春川、洪川等地的血火战场。

1953年,为配合板门店停战谈判,时任539团侦察股副股长的他,受命率侦察排夜间排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他和战友们全然不顾危险,徒手摸排,成功排除73颗地雷,为主力部队攻克1090沟和949.2高地、歼敌一个团扫清了障碍,再立战功。

永远奉献  长期资助贫困儿童

转业后,张翻身被分配至合肥市南门汽车修配厂工作。由于战争留下的旧伤复发,他中年时选择以长跑对抗病魔,风雨无阻三十余载,跑出了健康,更跑出了精彩,成为安徽省老年长跑协会骨干,屡获全国性比赛佳绩,2003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

 2008年,81岁高龄的他迎来了人生中又一个高光时刻——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刚知道消息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在合肥传递圣火的那一刻,他感到无比自豪,“那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而跑!”至今,他仍珍藏着那柄火炬。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三十多年前,张翻身晨跑途中救助车祸重伤者,挽救生命,被评为合肥十佳人物;他长期资助十余名贫困儿童重返课堂、义务打扫社区健身场。年近百岁,张翻身依然是社区“五老”宣讲团的红色宣讲员,为党员、民警、学生讲述党史和抗战故事。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汪漪 通讯员  徐文君 代波 詹伟伟)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