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随着“潮汐车位”共享机制在临湖中德合作创新园正式落地运行,家住滨湖前城小区的居民王先生终于告别了每天“绕圈找车位”的烦恼,当晚,他顺利将车辆停入园区指定区域。
这项由合肥经开区临湖中心牵头协调、始信社区牵头实施的停车资源共享新模式迈出关键一步,切实缓解了周边居民夜间及节假日“停车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滨湖前城小区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夜间和周末,周边车位一位难求,而一路之隔的中德合作创新园夜间和节假日却存在大量车位闲置,资源错配现象明显。
为破解这一“停车困局”,今年7月以来,在临湖中心的牵头下,始信社区联合海恒集团、小区物业、居民代表及中德合作创新园园区物业,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题协商会等形式,深入调研停车需求与资源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潮汐车位”共享方案——即利用园区与居民区在停车时间上的“潮汐”差异,将园区在夜间(晚 18:00—次日 8:00)及法定节假日全天的闲置车位,以错时共享方式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
“我们首批提供 30 个车位作为试点,由临湖中心始信社区进行合理分配,实行提前登记、备案管理、智能识别进出。”中德合作创新园园区负责人介绍。据悉,共享车位满编80个,首批提供 30 个作为试点,居民通过社区和物业审核登记后,可享受50元每月的低价停车,既盘活了资源,也提升了园区社会服务功能。
“以前回家晚了,经常要在小区外兜十几分钟,现在提前登记好了,直接开进去,省心又省钱。”首批受益居民江先生表示。“潮汐车位”的设置既改善了滨湖前城居民停车难题,又规范了周边停车秩序,“以前晚上,清潭路上都是兜兜转转找车位的居民,没找到位子的居民可能就把车停到非机动车上,既影响了交通又存在安全隐患,现在这种现象有了明显改善!”滨湖前城小区党支部书记刘明表示。
为确保车位安全有序运行,始信社区牵头建立了“社区—园区—物业”三方协同管理机制。园区加强夜间安保巡逻,社区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与居民沟通,物业协助信息核验与日常协调。同时,使用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实现车牌自动识别、扫码支付等功能,提升管理效率与居民体验。为确保车位长效运行,社区建立了动态跟踪机制,定期收集居民意见,协调园区优化服务,通过党群议事会持续听取建议,探索扩大受益范围、优化居民服务等改进措施。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临湖中心针对停车难问题多管齐下,针对大众(安徽)等企业停车矛盾,中心多部门联合组建专项组,通过文明劝导、增派安保维护秩序,同时盘活周边土地资源增设临时停车场。针对滨湖前城等小区停车紧张的状况,实施零星工程改造增加车位供给,车位摇号循环使用以及协调小区周边企业提供低偿车位。针对辖区高校、重点道路等公共区域非机动车乱停放、道路临时泊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临湖中心联合交警等有关部门,通过物理隔离、人工引导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动态优化道路临时泊位设置。同时以党建引领构建“部门协同+群众参与”机制,依托党群协商议事平台、志愿服务队,推动停车治理长效化,有效缓解了企业、小区及公共区域的停车供需矛盾。(方霞、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