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提高学校本质安全水平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来我省或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每学期开设安全教育课不少于10学时。我省计划指导各校将急救教育纳入应急疏散演练内容,提升校园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健全家校安全责任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指导各地各校加强燃气、校舍、实验室、特种设备、宿舍管理、保安员、校车服务提供者和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等全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每学期开设安全教育课不少于10学时,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119消防宣传日、122交通宣传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广大教职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推动中小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高等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2026年底前,健全应急演练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防灾避险能力。指导各校将急救教育纳入应急疏散演练内容,探索推动与公安、医院、消防等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升校园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面规范学校安防设施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重点围绕专职保安员配备与岗位培训、安保器械配置、校门口防冲撞设置、“护学岗”机制运行等,2025年底前淘汰性能老旧、缺乏安全和稳定性的设施设备。2026年底前全面加强学校封闭式管理,硬质防冲撞设施安装,可视化一键式紧急报警与公安机关联网对接,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对接和护学岗建设。
强化学校安全科技赋能,我省计划持续推进学校智慧安防系统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指导学校对校园重点部位、重要场所视频监控进行全覆盖设置,不断推动一键式紧急报警、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和电子巡查等系统的智能化升级。2026年底前,整合校园视频监控网络和物联设施,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校园安全指挥监管系统。同时,完善省级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功能。2026年底前,一体推进校园安全隐患信息汇聚、实时分析、智能预警,指挥调度、复盘评估,实现“校园安全监管省、市、县(区)、学校一张网,预警一张图”,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精准智治”水平。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熊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