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的一处宁静农家小院中,23岁的李蓉正全神贯注地用钩针编织手中的毛线。尽管因出生时缺氧导致脑瘫,行动不便,但李蓉用缓慢而坚定的动作,将彩色毛线化作一朵朵惟妙惟肖的花朵,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手艺。
李蓉出生于2002年,从小就面临着行动上的挑战。然而,她从未自暴自弃。如今,她不仅能够熟练操作手机和电脑,还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自学了钩织技艺。从抱枕、毯子到玩偶、花束,各式各样的精美工艺品在她的钩针下诞生,完全看不出这些作品出自一位脑瘫患者之手。
尽管日常起居存在诸多不便,李蓉却坚持自理。父亲李纪豹心疼又骄傲地说:“她很要强,夏天自己穿衣、起床,写字、发抖音从不让我们帮忙。”李蓉的母亲常年在家照顾她,姐姐则在外打工,全家主要依靠种田、养虾和政策补贴维持生计。
2024年,李蓉在抖音平台上创建了“芙蓉编织,容容”账号,至今已发布120个视频,记录了她的编织成长历程,并吸引了200多名忠实粉丝。这个社交平台不仅成为她展示手艺的窗口,更是她与世界沟通、结交朋友、表达情感的桥梁。然而,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凝聚着李蓉的艰辛努力。由于双手活动受限,她不得不将钩针凑近眼前,吃力地完成每一个勾、拉、绕的动作,平均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一件编织品。
李蓉的自强精神感动了众多网友。她的作品不仅获得了网友的点赞和好评,还吸引了顾客上门购买。最近,有几个客户通过视频联系到李蓉,购买了她的编织作品。李蓉告诉记者,她完成一个编织作品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目前已经卖出了几个,挣到了大约700块钱,每个作品的价格大约100多元。网友们纷纷表示,被她的自强和努力所打动。
除了编织,李蓉还在尝试文学创作。她用一个字一个字艰难敲打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心情与感悟。“人生需要在困难中追求完美。”李蓉在朋友圈中写道。对她而言,编织和写作不仅是兴趣爱好,更是她面对命运挑战、展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大家看见了我的努力,并不是因为可怜同情我。”李蓉表示,她会继续用手中的钩针和笔,编织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她的故事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强和坚韧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许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