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业甫逝世 我国首位推拿学科国医大师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晨 分享到 2023-01-04 17:12:16

第三届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李业甫于2023年1月3日1时50分在合肥安详辞世,享年91岁。1月4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发布的讣告中表示,李业甫大师是在睡眠中无疾而终,享年91岁。大师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李业甫生前为患者治疗

李业甫从一名放牛娃,通过自身学习,成为我国中医推拿界的泰斗、第三届国医大师,也是我国首位推拿学科国医大师。李业甫终其一生致力于传统中医推拿的临床与推广,关心贫困地区孩子健康成长,长期捐资助学。就在一个多月前,李业甫及其夫人白效曼携手出席了“业甫效曼奖学金”捐赠仪式,一次性捐赠30万元,用以奖励笃学奋进、成绩优异的中医药学子。

放牛娃说“想让别人过好一点”

1931年,李业甫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一个回族家庭里,4岁随父母四处逃难,8岁时被送到肥东县的舅舅家放牛。动荡年代,童年的李业甫缺衣少食,跟随着父母逃过荒,要过饭,给5户人家放过8年的牛。到了16岁,父母送他去学蔑匠,希望他掌握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

直到解放后,他才回家。18岁的时候,村里办了个私塾,可以免费读书,19岁时李业甫正式读小学一年级,学校离家30里。初中毕业后,李业甫报考了合肥医士学校,“贫困生不用交学费,有助学金,关键还能学医治病。”李业甫曾目睹弟弟8岁时因病去世,一直想自己也能治病救人。

在医士学校写了三年,毕业时,安徽省卫生厅要选调5人去上海学习推拿,这对李业甫来说非常有诱惑力,“凭双手就能治病,不用药,这个很神奇,也是中医的魅力。”在一次采访中,李业甫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对于经历过最艰难岁月的放牛娃来说,不用买药就能治病,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幸事。

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李业甫师从朱春霆、王松山、钱卿福、王纪松、王百川、丁季峰、李锡九等推拿界宗师,对中医推拿各流派的手法了然于胸。

推药同道他的这双手治愈了无数人

学习中医要融汇儒释道,而推拿更特殊,除了理论课,还要练功、学手法。学习期间,李业甫要学习气功、易筋经、少林内功、八段锦等,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名推拿医生,首先自己要有好身体。”至今还修禅打坐,强身健体。

李业甫生前问诊

“推拿是人类最早的医疗行为。”摩擦双手取暖,就是一种推拿行为。李业甫介绍,推拿是通过各种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筋络传导,调整脏腑功能,“人的身上有超过361个穴位,身体无处不到。”推拿能作用于全身,不过也要看病情发展,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也可配合药物治疗。

毕业后,李业甫放弃了留在上海的机会,“安徽培养了我,我当然要回来。”1974年,在安徽省中医院,他首先创建安徽省首个推拿科,开设病床 30 张,将推拿治疗广泛应用到临床,对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神经各科 200 多种病症都有疗效,治疗无痛苦、无副作用,安全平稳,简便验廉,男女老少咸宜,很受患者欢迎。

他提出“病症互参,推药同道;筋骨并举,气血双调;医禅结合,治养并重”学术思想,他认为,推拿治疗疾病应做到“用推如用药”。

一个多月前李业甫及夫人捐赠奖学金

在临床上,推拿科总是门庭若市。头痛剧烈、眩晕、闭目、头颈不能转动,痛苦难忍的病人,搀扶而来,经过李业甫的手,很快解除病痛;腰腿病痛、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病人,抬着入院,经过他的手,高兴地走出了医院大门。凭着这双平凡又神奇的双手,李业甫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

李业甫不仅运用科研与技术来解决疑难病症,也从理论上总结提高,从1975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推拿学术论文,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一篇还获得省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他首创 “李氏推拿牵引复位法”,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牵引复位床,创编“李氏自我保健推拿功法”,主编《中国推拿治疗学》《中国推拿手法学》《特殊推拿疗法》等15部医学书籍专著,参编、合著15部医学专著,编制4部教学录像。

“心涵万家,医不染尘。”李业甫生活极为克俭,却将大部分收入捐赠助学。自2003年起,每年资助10个贫困孩子重回学校;2011年又增加到18个孩子,2011年还为六安市贫困地区捐助26万元重建金安区青松希望小学。共捐助近40万元的爱心基金,帮助130余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每年孩子们的春节祝福信件、成绩单都被李业甫夫妇悉心收好并一一手写回信。

2022年11月24日,李业甫及其夫人白效曼一次性捐赠30万元设立“业甫效曼奖学金”,用以奖励笃学奋进、成绩优异的中医药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担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通讯员 余嶂溪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