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级消保委去年受理投诉中近三成为食品,增长36%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军 分享到 2023-01-10 21:11:59

1月10日,记者从安徽省消保委了解到,2022年,安徽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3386件,已解决22355件,解决率95.5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08.93万元,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咨询102072人次。

食品类投诉增长明显

2022年全年共受理食品类投诉4215件,占全年投诉总量29.73%,相较与2021年的3092件,上涨了36.32%。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的质量、安全、价格、虚假宣传等方面。食品中夹存异物、超过保质期、原料掺假变质、食品包装标识甚至是广告宣传等多个方面问题突出。

售后服务满意度低

2022年售后服务类投诉4848件,位居投诉性质前列,比上一年度3727件上升了30.08%。售后服务是企业对客户在购买产品后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总称,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建立客户的忠诚度,但有些商家在遇到消费者售后服务问题上,为了规避自己的责任,对服务人为设置障碍,造成消费者体验度差,引发投诉。

格式条款多不公平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经常会遇到需要签订合同的消费活动。很多商家为了规避自身责任,在订立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中设置不公平内容和霸王条款,其目的通过格式条款免除自身法定义务、赔偿责任、违约责任,或加重合同相对方的责任,以及排除合同相对方知情权和解除合同的权利等。这样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合同经常出现在商场超市、餐饮服务、摄影婚庆、健身服务、驾驶培训、停车服务、装饰装修服务等重点消费领域中,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老年消费领域忽悠多

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主题中强调要重视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基本权益的保护,帮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跟上时代消费步伐,实现更大范围的消费公平。然而老年人在购买劣质保健品、被推销免费低价旅游、虚高回报理财、投资养老项目、网络购物等领域的投诉问题较突出。

培训机构退费难 

2022年因为疫情反复,教培机构无法正常上课,违规收费、退费难、卷款跑路问题频发,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投诉主要集中在退费问题上,经营者不按合同约定退费、不按时退费,或者同意退费,在退费计算余额及程序上人为设置障碍。 

直播带货问题突出

“直播带货”作为时下非常火热的一种新兴购物方式,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很多商家、个人纷纷通过各大网上直播平台带货销售商品。直播中商家“刷单炒信”、售后服务保障不力,网络主播欺骗误导消费者、价格欺诈等问题突出。

 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不兑现

为了进一步提升经营者诚信经营水平,优化消费环境,各地都在推行线下实体店实行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服务。经营者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条件及经营商品属性,确定承诺无理由退货的具体商品品种范围、退货时限(不少于7天,含7天)、退货条件、退款时限和方式及有关退货流程等。但是实际消费过程中,有商家只是把“七日无理由退货”当成招揽消费者的噱头和手段,遇到消费者要求按承诺退货时就推三阻四。

消保委提醒,线下实体店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服务,是线下实体店对消费者做出的高于法律规定的服务承诺,是实体店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体现。承诺无理由退货的经营者应当公开展示“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统一标识,并将承诺内容、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品种范围、退货条件、退货流程和相关说明等,以张贴、悬挂、摆放等形式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明示。一旦做出无理由退货的承诺,商家就要按承诺履行售后服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