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两会】安徽基地“训”出4名技工世界冠军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1-11 09:31:21

1月10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在2022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从我省国家级集训基地走出的6名选手,敢于拼搏,超越自我,最终在5个项目中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和1个优胜奖。尽管我省选手在园艺、油漆与装饰两个项目中具有较强实力,但按照中国组委会统一安排,十分遗憾未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但是,我省全力以赴保障其他省市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选手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据悉,我省将争取更多选手代表中国队参加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以实际行动展示技工强省建设成效,为国争光。

我省集训基地培养出4名金牌选手

2022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分别在15个国家分散举办,于2022年11月27日在奥地利落下帷幕。特别赛共设比赛项目62个,中国代表团参加了34个项目比赛,共获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第一,金牌总数刷新单届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其中,有3个金牌项目的选手曾在我省集训基地参加训练。分别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李德鑫在家具制作项目副基地安徽展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参加训练;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杨书明在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副基地芜湖技师学院参加训练;漯河技师学院学生侯坤鹏、唐高远在移动机器人项目副基地六安技师学院参加训练。

此外,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师张洪豪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副基地金寨技师学院参加训练,获得银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学生黄金强在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副基地阜阳技师学院参加训练,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优胜奖。

省人社厅相关人士介绍,人社部共在我省8家单位设立了9个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其中园艺、油漆与装饰2个项目为牵头主基地。

专家、选手高度认可我省集训基地

“2021年5月30日~6月15日、2021年12月21日~2022年1月6日、2022年8月21日~2022年8月31日,李德鑫与其他参加家具制作项目的国家集训队选手先后三次在我们基地进行比赛和训练。”家具制作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安徽展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巧娟介绍说。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工匠的奥林匹克,李德鑫此次获得的金牌是我国自参加世赛以来在家具制作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老家在江西赣州的李德鑫告诉记者,此次比赛历时4天,从识别图纸到完成家具成品用了不到22个小时,最终得知自己获得冠军时,他感到一切都圆满了。但在这份喜悦的背后,是1000多个日夜的付出,这期间几乎每天早上8时就开始训练,直到晚上9时训练才结束,在特定的冲刺期,还会有加练,“家具制作需要保持手的熟练,一天不练都会感到生疏。”

方巧娟介绍,按照要求,自2021年初项目国家集训队组建成功后,基地全力做好家具制作项目参赛集训工作。根据世赛最新技术文件,为更好保障国家集训队来基地训练,安徽展睿投资三百余万,建设对标国际标准的赛训中心1000平方米,赛训工位10个,设专家、教练专属讨论区、办公场地等,配备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同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家具制作项目工具、设备的专项采购,赛训所用工具、赛训耗材参数与世赛保持一致,可满足选手赛训全部要求。”此外,还建设标准化食堂和住宿房间,为国家集训队选手来基地走训提供经费、设备、设施、物料、工具、后勤等全面保障。此后,基地多次承担国家集训队走训工作,“在备赛的关键阶段,承担选手强化训练任务,并获得专家组组长刘晓红教授及集训队专家、选手给予的高度认可。”

安徽正在推进建设技工强省

近些年,我省全力推进技工大省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增至61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3.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0%。累计举办省级职业技能竞赛162场次,年均带动百万人次参加技能竞赛活动。我省选手在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先后实现奖牌和金牌零的突破,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2金、1银、1铜和44个优胜奖。

据悉,通过技工大省建设,我省现有高职院校75所、中等职业学校255所、技工院校86所,现有在校生共计164.2万人。五年来,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50多万人。另外,我省新建省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0个,省级安全生产公共实训基地12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20个,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80个,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500多个,全省支撑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的各类载体平台更加有力。

为了从技工大省向技工强省迈进,去年9月,我省出台《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提出巩固技工大省建设成果,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到2025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10万人。

《政策》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面向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含防返贫监测对象)、退捕渔民、就业援助对象(含残疾人)、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等,精准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永)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