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黄山市“依法推动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工作”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近年来,黄山市坚持法治引领,突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构建了机制顺畅、便捷高效、惠民利企、安全可靠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体系,不动产登记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推行“一码一价”智能核税服务模式
黄山市坚持“法定申请材料不能缺、法定环节不能少、法定程序不能乱”的原则,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不断夯实业务基础,集成创新举措,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综合创新。
黄山市不动产登记攻克电子材料应用、智能辅助审核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如线上申请人真实意思认定,突破现有人脸识别技术的限制,建立了一套易操作、可复制、安全性高的全方位智能身份认证体系,确保申请登记事项为申请人真实意思表示。
黄山市创新应用不动产单元代码,推行“一码关联”,实施税费“一次支付”,实行“一码一价”智能核价计税,以“不动产单元代码”为唯一标识,建立登记、交易和缴税数据交换比对机制,有效支撑交易监管和税收征缴。
在黄山市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黄山市市民钟女士在办理二手房过户时,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收件后,不一会就告知应缴税额,完成了税款缴纳及过户手续。“非常方便、快捷。” 钟女士连连称赞,以前办理过户,税款缴纳至少要等五六分钟,现在是“零等待”。 这样的变化,正得益于黄山市推行的“一码一价”智能核税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登记集成化办理。
另外,该市创新嵌入式分类信息共享集成技术,实现自然资源、税务、公安、住建、司法、金融机构等13个部门45类信息共享集成,构建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大数据体系,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网购式”服务模式让群众少跑腿
黄山市通过并窗口、优流程、减材料,解决办理环节多、流程不清晰、群众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自助办”,让不动产有关的登记越来越便利,群众和企业法治获得感越来越强烈。
该市将房屋过户分散在6个地方共15个环节办理的交易、办税、登记以及水电气过户等相关手续,整合成1个地方1个环节办理。群众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在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只需取“一次号”,跑“一个窗口”,便可完成登记、交易和缴税以及水电气过户等全部事项,二手房买卖办理过户所需申请材料由原来的37项减少到4项。
创新建立立体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组建“两群一厅一中心”(银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服务群及政务服务网“不动产网上办事大厅”、皖事通“徽易登”手机APP不动产“掌上登记中心”),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网上“跨省通办”,构建了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网办、全天候申请、全地域通办、无纸化办理、零次跑的“网购式”服务模式。
在规范登记秩序上,该市坚决杜绝“关系件”“人情件”,严格规范不动产登记工作纪律。制定《黄山市不动产登记十五条禁令》《关于严格规范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纪律规定》,严禁任何人通过倒号卖号、加急办证,指定调查或中介单位等方式,收取好处费谋取私利;严禁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关系件、人情件。
(赵瑞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