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530.6亿元人民币,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过去一年中,安徽外贸呈现出贸易方式多样化、民营企业比重提升、贸易伙伴结构优化、对外开放平台发挥引领作用等亮点和特色。
合肥海关关长辛建民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年安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5492.9亿元,增长9%,占72.9%,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进出口692.4亿元,增长63.1%,占9.2%。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1.1亿元,增长2倍。
2022年,安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1117家,比2021年增加909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4087.9亿元,增长15.7%,占54.3%,比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822.5亿元,增长3.8%,占24.2%;国有企业进出口1619.2亿元,下降0.1%,占21.5%。
安徽外贸贸易伙伴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对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出口1025.3亿元、1015.3亿元、945.2亿元、426亿元和366.8亿元,分别增长13%、增长12.8%、增长21.6%、下降4.1%和增长19%,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13.6%、13.5%、12.6%、5.7%和4.9%。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094.7亿元,增长17%,占27.8%;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为1989.2亿元,增长10%,占26.4%。
过去一年,安徽制造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全年,机电产品出口2994.9亿元,增长18.5%,占出口总值的62.9%。其中,笔记本电脑、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出口460.2亿元、327.4亿元和238.8亿元,分别增长24.4%、104.6%和5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39.7亿元,增长10%。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89.9亿元,增长7.8%。其中,塑料制品、家具及其零件和玩具分别出口124.9亿元、83.3亿元和47.2亿元,分别增长14.9%、15.2%和4.5%。农产品出口117.3亿元,增长15.3%。其中,蔬菜及食用菌、罐头和水产品分别出口8.5亿元、7.6亿元和4.4亿元,分别增长20.1%、29.5%和73.8%。另一方面,受战新产业发展的带动,安徽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呈增长态势。
对外开放平台,2022年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全省综合保税区合计进出口1361亿元,增长22.1%。其中,出口759.3亿元,增长32%;进口601.7亿元,增长11.4%。合肥经开区综保区、芜湖综保区和马鞍山综保区分别进出口835.7亿元、152.8亿元和114.9亿元,分别增长25.9%、37.9%和25.3%。同期,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1861.9亿元,增长26%。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1989.2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6.4%。其中,出口986.2亿元,增长16.7%;进口1006.6亿元,增长4.1%。2022年,合肥海关累计签发RCEP出口原产地证书7102份,涉及货值32.94亿元,预计可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1.02亿元。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