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快递小哥罗敏:与城市一起“跑”出幸福生活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晨 分享到 2023-01-19 16:17:35

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7点半准时抵达工作岗位,工作12个小时,晚上7点下班。从2008年至今,经罗敏手里收发的快递数十万件,而他也靠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包裹,在合肥成家立业。

“我在一线工作了11年,后来才到管理层。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丢过一个件,也从来没有被投诉过一次。”谈及工作,罗敏这样说。

今年35岁的罗敏来自安庆,19年前,高中毕业后,他带着家人的期盼和对未来的期许来到合肥上大学,学习物流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那时只能算刚刚兴起的快递行业,一干就是15年。

在顺丰速运合肥高新区科大讯飞营业点,记者见到了罗敏,此时他正在扫描包裹。

“刚来的时候我就负责高新区软件园这一块,那时候周围还很荒凉,没什么大楼,产业园里也才不到100家企业,现在已经近300家了。园区内的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高楼大厦也渐渐变多了。”15年来,罗敏看着高新区改造、重建,从原来的农田、低矮房屋变成如今享誉全国的科技中心,无论是高新区还是他,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谈话间,他已经扫描了十几件包裹,抱着这些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快件,谈起这么多年的变化,罗敏感触颇深。

“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用两轮电动车派件,收取快递的时候用的还是扫描仪,像砖头一样,又大又沉,现在都换成了三轮车,扫描仪也变成了手机大小,什么软件都有,很轻便。”刚工作时,“那时候能寄的东西范围有限,一般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人家也不找我们,后来慢慢地才有了航空件、陆运件,现在还有高铁、航班整车专班,速度也比以前快了很多很多。”罗敏表示,曾经他们一个网点就能负责整个高新区,一天的营业额一千都不到,而现在高新区已经孵化出了11个站点,每个站点的当日营业额都以万来计。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快递行业的不断发展,15年来罗敏的收入也是节节攀升。最初参加工作时,罗敏试用期的工资仅几百元,转正后也不过才2000元,后来薪资慢慢上涨,2013年左右,罗敏已经月入过万,相比初期翻了5倍。

手里有了钱,生活就有底气,幸福也一点一点挣了出来。2013年,罗敏和爱人结了婚,14年迎来了小生命,16年,夫妻俩在合肥买了房子,正式在合肥安了家。

“我这么多年只在顺丰上过班,以后只要公司还用我,我也会一直干下去。”谈及未来,罗敏表示将会继续努力晋升,希望未来公司和自己都越来越好。

“这几年都很不容易,但一切都在慢慢好转,大家也算是过了一个大坎吧,福气在后头呢。”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罗敏同样充满期待。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