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歌房里传来悦耳的音乐、烧烤店里一边撸串,一边和好友畅聊、商场里摆放琳琅满目的商品,纷纷被消费者带回了家……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市民消费需求开始“升温”,各大商业综合体、餐饮门店、超市、公园等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息。连日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合肥多地探访发现,经营者重振了信心,市场和消费者重新链接在一起,实现了烟火中的“双向奔赴”。
探访
火锅店一晚迎来96桌客人
2月14日傍晚6点,位于繁华大道与北京路交口的小龙坎贡街店内,已经有不少顾客提前在排队等位,生意相当火爆。店主周女士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2022年,火锅店生意一直不景气,11月份受疫情影响,火锅店关店11天。“当时觉得有点灰心,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做好彻底关门的心理准备。”周女士介绍说,自从今年正月初七正式开业以来,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内心的不安早已不知踪迹。
“菜来啦,菜来啦!”由于火锅店分为楼上和楼下两层,传菜员的脚步几乎停不下来。“今晚火锅店共翻桌3次,一共有96桌客人。”深夜12点,终于完成清洁和金额清点工作,却全无疲惫感,“人潮涌动的景象,给我带来满满的信心。”随后,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又来到位于经开区翡翠路一家超市进行探访,“新鲜的凤梨只要9.9元”、“豆腐一块,蒜黄2斤”……柜员朱女士一边迎接前来询价的顾客,一边向记者介绍近期超市的客流量情况。“春节前夕,超市客流量就已经开始多起来,市民采购年货的热情非常高涨,每个人都是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还有人自带购物推车。”朱女士笑呵呵地说道,年后的客流量仍然很多,感觉生意又和以前一样了。
潮流
精致消费引领消费新趋势
临近中午,位于南二环路与宿松路交口的大融城商场内,顾客一拨挨着一拨,不少商家表示,春节期间以来,商场就没有闲过。在黄金珠宝区域,安徽商报看到很多年轻人正在选购黄金首饰。“今天黄金多少钱一克呀?”“439元!”在某知名品牌的柜台前,工作人员正在热情地招待前来选购的顾客。“年前是购买黄金的高峰期,因为很多都用于婚庆和送礼。”珠宝店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从购物群体来看,年轻人是主力,尤其是近期推出的几套新产品,几乎都是爆款。
“烧烤和特色小吃虽然充满烟火气,但难免嘈杂混乱,所以我更喜欢来综合商业体,购物和吃饭‘一站式’全部解决。”“90”后曹蒙蒙告诉记者,对于很多白领和年轻人来说,她们更喜欢时尚、精致、有格调的环境。“今年商场春节消费的方式除了购物之外,我们发现消费者更看重文化和艺术。”合肥绿地大融城执行总经理张琪介绍说,通过开展年货大集、舞狮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光顾。“单单在春节期间,商场的日均销售达60-80万,客流突破2.5-3万。”此外,商场加码开展跨年档返券+赠礼+抽奖+福袋等活动刺激消费,另通过9.9购50零售券、100购500数码券等升值券补贴加持,线上小程序渠道瞬间抢售一空。新颖的消费方式,颇受年轻人欢迎,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
火爆
文旅消费“疯狂”助力经济复苏
对于刚刚过去的2022年,人们仍然难以忘记它。当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被疫情压抑许久的外出计划终于得到释放,人们迫不及待背起行囊,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于是,众多景区和酒店等消费都迎来了复苏。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
告别了连日来的阴雨天气,室外气温不断回升,位于合肥市环巢湖沿线的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草木争翠、鲜花斗艳,一派生机盎然的融融春色,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春游踏青,享受悠闲的假期生活。记者从包河区获悉,春节过后,滨湖森林公园已经有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其中在2月初,公园一周内共接待了2万多名游客。而作为合肥人的记忆代表,包公园也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数据显示,春节以后,包公园人气持续“爆满”。其中2月11日,包公园单天接待了2400多名游客前往。此外,集文化与夜市为一身的罍街,也是持续火爆的状态。记者从包河区了解到,2月以来,罍街日均客流2万左右。其中2月14日,罍街客流量约为3.1万人次。春暖花开之际,人们重新拥抱这座美好的城市,更期待美好常在。
李亚运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