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运收官,曼谷航线火爆 17-19日将迎返校客流小高峰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军 分享到 2023-02-16 15:05:19

2月15日为期40天的春运收官,2月16日记者获悉,截至2月15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6758.5万人次,其中合肥直属站客发450.1万人次。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5394万辆,合肥机场春运期间起降航班1002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12万人次。

合肥铁路发送旅客450万人次

记者从合肥站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合肥直属站客发450.1万(合肥南298.0万),日均11.3万人(合肥南7.4万人),同比增幅13.0%,较2019年恢复89.2%。今年春运客流主要以省内短途和长三角、沪杭甬地区为主,江浙沪皖客流占到合肥铁路枢纽总体客发的76%,其他省市客流较大的依次为湖北、北京、河南、广东、山东。

春运期间合肥直属站合计开行列车386.5对,其中春运增开列车93对(合肥站35.5对,合肥南57.5对,合肥南夜间车(0点至5点)共计30趟。大大方便了广大旅客出行,节省旅客的时间。

今年春运,去往全国24个省会城市(含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都有从合肥出发的列车直达,新增了去往黄冈、九江、吉安、赣州、河源、惠州、东莞等7个地级市和宿松、潜山、太湖等18个县级市的直达高铁。

返校返岗等客流增长明显

数据显示,节前15天,沪宁杭地区客流出行最为集中;京沪、京港、徐兰、沪昆、郑阜高铁等直通长大干线以及沪宁城际、宁杭高铁、合杭高铁等管内高铁线路迎近3年最大客流;1月17日至19日连续3天,长三角铁路客发人数接连突破180万大关,上海、南京、合肥、杭州、温州、宁波等地火车站提前启动大客流应急预案,保障旅客出行。今年春运,受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新线引流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该集团实际客发人数恢复到2019年同期逾九成水平,好于全国铁路平均水平。

节后客流恢复情况优于节前,返校返岗等刚需客流增长明显。根据上海局集团提供的数据,1月7日至21日,节前15天发送旅客2384.4万人次,日均发送159万人次,同比增幅24.6%;1月22日至2月15日,节后25天发送旅客4374.1万人次,日均发送175万人次,同比增幅42.2%;相较节前大批高校放假较早,学生返乡流被提前释放,节后学生流、务工流占比明显增加,区域区间人员流动较节前更为频密,列车客座率显著提升。2月10日至12日,长三角铁路迎来第一波近50万学生集中返校客流,2月17日至19日将迎来第二波近40万学生集中返校客流。

曼谷航线火爆

初步统计,合肥机场春运期间起降航班1002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12万人次,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0.6%、5.2%,恢复至2019年84.3%、71.4%。1月27日(正月初六)为客运高峰日,当日进出港旅客达3.6万人次。

国内航班加密了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哈尔滨、贵阳、厦门、桂林等热门返乡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航线。东航、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分别在合肥至广州、深圳、哈尔滨等热门航线更换空客330宽体机执行,满足春运运输需求。

国际客运方面,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合肥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稳步恢复。1月16日泰国狮子航空恢复合肥至曼谷国际客运航线,1月23日越南越捷航空恢复芽庄国际客运航线,2月10日东航恢复香港地区航线。据统计,春运期间合肥机场共计保障国际及地区航班2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482人次。其中曼谷航线十分火爆,由合肥出港旅客每一班均在190人左右。

货运方面,国际全货机主要运行芝加哥、洛杉矶、阿姆斯特丹、大阪、仁川等航线,运送物品主要是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以及服装和生产原材料等。今年国内货物运输较为抢眼的是螃蟹运输。春运期间,合肥机场出港运输螃蟹共703吨,比2022年同期增长221%,主要销往广州、深圳、海口、成都、重庆、昆明等地。

春运40天(1月7日-2月15日),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5394.0万辆,日均出口流量134.8万辆,同比去年春运同期增长13.5%。其中,客车117.9万辆,同比去年春运同期增长16.2%; 货车16.9万辆,同比去年春运同期下降2.4%。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