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风采】全国人大代表惠凤莲:关注心理断乳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2-22 16:39:27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12到15岁的孩子,尤其是父母外出务工的,会有一些心理行为状态有异常。”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泗县二中教师惠凤莲在接受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将会在全国两会时带去关于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今年48岁的惠凤莲目前任职于宿州市泗县第二中学,从教24年来,她一直担任一线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坚持用厚重的底蕴涵养学生,用先进的理念引导学生,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中华文化。她始终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目标,不以学习成绩区别对待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据了解,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是少年到青年的转型时期,他们对于未来生活、学习的意义、或者对日常的行为还没有正确的规则性认知,处于摇摆的状态,所以如果不多加关注和引导,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高、语言不太符合礼仪习惯、顶撞家长等。”惠凤莲解释,心理断乳期其实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有一些好奇迷茫也正常,但要及时加以引导,促进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

从教期间,惠凤莲一旦发现这一时期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便会立刻及时针对性解决。此外,惠凤莲还组织了以她个人命名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老师们共同关注身边的学生,如果有表现异常的,及时向学校报备,安排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师介入引导。

针对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全社会应该如何行动起来,惠凤莲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在建议中提到要从三方面共同努力。一是家庭教育方面,根据国家新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希望每个家庭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多关注,多倾注精力,一定要有好的家庭教育。二是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孩子得到正确引导,同时也希望老师们提高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可以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对出现问题的孩子及时纠正。三是可以组织成立一些特殊辅导的志愿服务组织,让全社会都来逐渐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