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滁州:180天建成投产 见证“琅琊速度”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2-27 10:31:15

180天建成投产 见证“琅琊速度”

2月14日,位于滁州市琅琊区的中润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生产光伏电池。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占地约730亩,分两期实施,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6GW高效光伏电池。

琅琊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锋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1月3日竣工投产,跑出了23天签约、38天开工、180天建成投产的“琅琊速度"。满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税收超1亿元。二期工程计划今年启动建设,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通过在滁州的精心布局,2022年底中润光能集团已形成30GW电池产能,2023年底将形成50GW电池产能,进一步夯实集团在光伏行业的领先地位。

“为了企业尽快开工,我们成立了专班,保障整个项目全程建设,在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所以项目实现了180天建成投产。”琅琊区副区长蒲东诚表示,近年来,琅琊经济开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参与产业分工,聚焦招大引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逐步形成了以非织造材料、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健康食品为核心的三大主导产业。

截至2022年底,琅琊经济开发区拥有工业企业18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44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4家。2022年,园区项目招引项目质量高,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主导产业“链上”项目占比88%;项目科技含量高,列入全市统计高质量项目占比76%;项目转化率高,项目当年转化率68%,比上年提高19.6%;利用省外资金率高,2022年到位资金66.42亿元,完成任务120%,较上年增长25%。

未来几年,琅琊经济开发区将逐步朝着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集聚发展、空间集中开发、土地集约利用、基础配套完备的中高端产业集聚区迈进。

中新苏滁高新区:“企业找政策”变“政策找企业”

“犹如及时雨,企业正急需资金周转,园区和银行就送来了信用贷款!”2月14日上午,中新苏滁高新区内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谈到园区为企业带来的帮助时,深有感触地说道。

原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新苏滁高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与工商银行、皖东银行、徽商银行和市担保集团合作,开发上线“园区e贷”金融产品,为园区1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10亿元授信额度;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协助32家中小微企业获批贷款金额1.4亿元。

这仅仅是该园区为企服务的其中一项创新举措。据记者了解,中新苏滁高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于 2021年7月,通过借鉴和推广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服务模式经验,提升亲商服务环境,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中新集团与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三方合作共建。

为精准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企服中心建立每周进企业走访常态化联系机制,对园区企业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有专人上门对接走访。截至目前,累计走访企业1305家次,收集解决问题1305件,重点推动解决了赢创医疗2020年增值税尚余120万元的退税款等问题。

在常态化走访中,企服中心发现有不少初创企业想要申请政策补贴,但实际进行申报的并不多。

“因为有的企业比较小,没有专员进行申报,还有的企业初来园区,对政策一点不了解。”企服中心主任甘澜说,为了不让企业错失政策红利,企服中心上线运行了线上企业服务平台,通过搭建“政策计算器”“企业服务超市”,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智能匹配,实现了政策找“企”、个性定制。“在平台上只需要输入企业名称,就可以知道企业有什么需求,大数据会将企业和政策进行匹配。”甘澜介绍。

滁州凤阳: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沃土“赢”商

2月13日,滁州市凤阳县风宁现代产业园的安徽南玻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高透面板。

安徽南玻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20年成立。“我们的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规模约40亿元,项目一期目前已经建设了3座1200吨一窑多线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高透面板基片及深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1.6—4.0mm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高透面板基片及镀膜钢化深加工产品等。第4座窑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下半年投产。”该公司总经理康正辉表示,预计今年营业额大约在35亿元左右,等四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50亿元。

当被问道为何会选择来凤阳投资建厂时,康正辉表示,“凤阳的石英砂资源丰富,我在这里建厂减少了很大的原材料运输成本,而且政府服务得非常周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都给予我们很多帮助。”

凤阳县优质石英砂资源丰富,供应了华东地区70%以上的玻璃用石英原料。光伏玻璃运输不便,物流成本较高,因此组件制造企业通常与光伏玻璃制造企业就近布局。依托石英砂资源,凤阳招引光伏玻璃企业,再依托光伏玻璃企业吸引电池和组件等企业集聚,实现光伏产业快速腾飞。

近年来,凤阳县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发力,持续打造“亭满意·凤如意”品牌服务工程,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高质量推进企业服务,实行项目帮办先上、企业帮扶跟上的企业服务机制。

未来,凤阳县政府将继续提升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创新工作机制、方法和模式,加强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管理服务、质量服务,推动企业服务提质升级,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提高存量效能,激发企业潜力,促进全县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滁州琅琊区:服务中心让“养老”变“享老”

“您的高压为130,低压为70。”2月14日下午,“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集中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滁州市琅琊区实地采访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在琅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给几位老人测量血压。中心阅览室里,一位老人正在阅读当日的报纸,还有一位老人正在选取心仪的书籍准备阅读,文体活动室内,也坐满了前来下棋的老人。

据了解,该养老服务中心于2021年6月投入运营,为辖区老年人常态化提供文体活动、健康宣传、康复锻炼等社区养老服务,助餐、助浴、家政、维修、上门探望、居家护理和康复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

“老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按这个按钮呼叫子女手机,子女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该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自主研发了智慧养老系统,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监测、智慧康养、医养康护等养老新模式。

“琅琊街道位于滁城核心商业,辖区人口近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20%,人口密集,老龄人口众多。”滁州市琅琊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邱海滨介绍,街道6个社区均设有养老服务站,还设有1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均依托安徽国民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智慧养老服务。

据记者了解,今年,琅琊区将继续新增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12个,新增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5个,并同时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助餐服务,同时探索“时间银行”模式,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为老年人送餐服务,让更多失能、独居老年人吃上“暖心饭”。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