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黄山市屯溪老街,小雨淅沥,粉墙黛瓦勾勒出烟雨徽州的隽远轮廓。在该市首个徽商主题民宿开元颐居·还淳民宿,曲径回廊的徽式传统建筑里,有着地暖、WIFI等现代设施,新旧穿越,内秀不露。位于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屯溪,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以综合优势举办多场重要会议,变身“外交大舞台”,被誉为“国际会客厅”。
近年来,黄山市鼓励经营业主在保留原版徽派建筑特色的同时,通过创意创新打造“不一样的民宿”,以民宿带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紧扣“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三个关键词,突出烟雨徽州、都市乡村特色,加快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大黄山”。以“吾心安处是黄山”慰藉现代人的心灵需求,确保2023年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2%和25%。
以民宿为契机丰富“村落徽州”内涵
今年春节,黄山市黟县西递景区的民宿泊心云舍·明经园的31间客房全满,自去年11月份运营以来,该民宿吸引了一批批游客从“到此一游”转为“到此一留”。在徽州古建筑里住一晚,被带入梦想中的“诗和远方”,正成为现代人的一剂“治愈”良方。
泊心云舍·明经园位于西递古村落的牌坊广场、明经湖畔,由五个徽派院落组成,其中三栋是明清古宅。“民宿是在老建筑的基础上,经专业指导,改造而成,修旧如旧,徽文化深入在每个角落。”该民宿管家杜彦春介绍,“很多‘家人’说,到这里,一下子心就静下来了。”
该民宿从建筑到主卧名称,充满徽风皖韵,1号院落的文化连廊展示了徽州砖雕、木雕等徽文化展品。“在利用老建筑的同时,我们也保护老建筑。”据介绍,三栋“国宝级”的明清古宅不做商用,只对外展示,并有专家定期前来保养,民宿管理方则对其日常维护。
“民宿让游客留下来,也让村民留了下来。”杜彦春告诉记者,泊心云舍·明经园共有18名员工,其中14名是当地村民。“房子没有空,村里没有空,门前挂着腊肉,村民在聊天,狗狗在晒着太阳,这样一个完整的村落,有着无穷的魅力。”
据介绍,近年来黟县始终对传统村落进行原汁原味保护,探索传统村落未来,形成了“传统村落+民宿”“传统村落+旅游”等发展的新模式,使传统村落得到了可持续发展。该县利用传统村落、古民居打造的民宿客栈889家,遍布全县44个传统村落,民宿带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村落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17部门监管保老房子文化“内核”
在素有“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美誉的屯溪老街,开元颐居·还淳民宿藏在背街的还淳巷,在保留原有旧貌的基础上,以老房子改建而来,有一种大隐于市的宁静。
“老街共有1100多栋房子,最老的建于明朝,也有建于几十年前的,其中正街300多栋,800多栋位于背街小巷里。”还淳民宿负责人孙卫民介绍,首批在背街小巷选了12栋,“既解决了老宅子的安全隐患,又开发了它的价值。”
老街是徽文化的代表之一,老房子是它的文化内核。孙卫民介绍,改建民宿的原则之一是保留旧貌,保护徽文化,希望游客能体验徽文化+享受现代生活。自2016年项目启动,邀请了多地的设计团队,历时三年,投入一个亿,“为了保护建筑,我们接受了17个部门的监管。没有大型机械进场,改建全靠人工。”
江里打捞上的船改造成的长桌、代表徽商主要产业之一“典当”的八字楼梯,还淳民宿结合古时徽商最具代表性的四大行业茶、盐、木、當,以及徽州人的生活文化“火”,进行提取设计。
今年元月份,还淳民宿以合作社的形式在隔壁小巷再开发投用了一栋楼梧岗小苑,形成由十三栋古民居,五大主题,集合成一片拥有42间房的徽州儒商生活文化民宿集群,“未来会以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扩大规模。”孙卫民的计划是10年间规模扩大10倍。
“一个街区,一定要让他们的客人留下来,有人气才有活力。”孙卫民认为,将民宿选在老街,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民宿每年都留1.5万人住一晚,“当规模扩大10倍后每年能留15万人‘住一晚’”。
旅游新业态培育沉浸式体验新模式
旅游不只是观光,更是休闲和体验。黄山市鼓励经营业主在保留原版徽派建筑特色的同时,通过创意创新植入故事与情怀,打造“不一样的民宿”,以推进310个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为契机,借力资本撬动民宿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黄山市的民宿共计2900余家,占安徽省70%以上,年接待超230万人次,经营收入15亿元以上。而徽州民宿所在徽文化圈民宿群是我国目前11个民宿群带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徽文化为主题的民宿集聚群。
为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体验,黄山市发展旅游新业态,丰富屯溪河街、老街、黎阳in巷等街区多元业态,大力发展摄影写生、非遗演艺、森林疗浴、户外运动等业态。作为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屯溪河街2022年10月1日正式开街,位于老街南侧,与老街平行,临河而建,投资近10亿,计划引进品牌113个。
打造生态型“大黄山”国际会客厅
屯风聚水,溪山入画。作为徽商故里、徽文化发源地,屯溪与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徽文化一起,名冠古今、享誉中外。
冠绝天下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无与伦比的生态本底,让黄山成为最美窗口。2022年,该市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断面水质连续11年优于补偿考核标准,“生态美”超市垃圾兑换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新安江(黄山段)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系全省唯一,1—11月环境空气质量居全国第4,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国际屯溪”还有一个目标,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最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最干净城市”黄山标准和长效管理体系。
黄山是中国的名片、世界的黄山。根据计划,2023年,黄山市将推动“大黄山”建设破题开篇,紧扣“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三个关键词,以黄山为纵坐标、新安江为横坐标,大力发展“山、水、村、夜”四大经济,围绕“休闲度假”和“旅游目的地”,突出烟雨徽州、都市乡村特色,加快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大黄山”、高端人才汇聚的“大黄山”和高端产业会聚的“大黄山”,建设创业型城市样板。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