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殡葬行业属于垄断行业,也是暴利行业。‘天价’骨灰盒问题只是行业乱象的缩影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合肥荣事达集团董事长潘保春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提交多份建议,其中包括建议尽快出台《殡葬法》,提供免费墓地和骨灰盒。同时,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还建议把营商环境改为宜商环境,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议尽快出台《殡葬法》
“近年来,殡葬行业乱象越来越受到民众诟病。”潘保春说,除了“天价”骨灰盒以外,还有“天价”墓地、“天价”丧葬费用。他认为,殡葬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行业准入门槛高,缺乏竞争,既存在既定的刚需,又缺乏必要的市场监督,而公墓的商业化开发造成公墓价格水涨船高。此外,历史遗留封建丧葬观念影响较重,助长了行业漫天要价的习惯和腐败滋生,民众殡葬心理预期也在不断提高。
“从本质看,殡葬服务作为公共服务项目,应该是由政府无偿为民众提供的服务。”潘保春说,结合当下扩大内需、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民生获得感等国家战略,建议在乡村振兴等各项国家战略规划中,规划投资建设免费公墓,既能节约土地,又能促进有效投资和消费,切实提高全民福利水平。
“建议加大殡葬业立法研究,尽快出台《殡葬法》。”潘保春表示,当前国家层面关于殡葬行业管理的指导文件是《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建议结合发展实际研究出台《殡葬法》,通过立法规划行业发展,规范行业乱象,引领殡葬新风气,创新安葬新方式,提供免费墓地和骨灰盒。
他认为,殡葬礼仪和习俗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与时俱进。应当构建新的殡葬文化,形成与现代环保理念、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等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新的殡葬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建设。
“严查行业不正之风,确保服务明码标价。”他建议,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民政部门配合,在全国范围内,对殡葬系列用品和服务的成本价格进行重新核定,执行明码标价,并加大对实际售价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严格查处殡葬用品和服务价格虚高现象。
建议把营商环境改为宜商环境
2022年12月,世界银行发布宜商环境新版概念书,正式取代源于2003年底首次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的营商环境概念。“从营商环境到宜商环境,虽只有一字之差,标志着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体商业环境评估体系的进化。”潘保春说,宜商环境的评价范围更广泛,评价结构更合理,评价信息更全面,评价结果也更科学。他表示,“宜商”比“营商”在称谓上也更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宜商”让企业更具有“家”的安全感和舒适性。
多年来,国家大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建议把营商环境改为宜商环境,结合世界银行考评体系,因地制宜建立我国宜商环境评价创新体系,加速企业宜商环境优化建设,构建世界一流宜商环境。”潘保春说,他建议建立中国式宜商环境评价创新体系。依据我国现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世界银行新版宜商环境评价指标,构建中国式宜商环境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形成中国式宜商环境评价创新体系。
同时,他建议,建立与国家战略目标相统一的宜商环境评价指标,并通过宜商环境指标评价强化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他认为,宜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更加强调政府服务能力的供给,是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