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庙变10千伏庙东04线路监测到A相接地,故障区间位于2号杆附近90米范围内,请您立即现场处置。”3月15日上午10点17分,合肥供电公司蜀山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鹏手机收到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发来短信。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供电公司成功在城区34条10千伏配网线路上投运了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预计至年底覆盖率将拓展近200条线路上。
当日上午,接到短信后不到20分钟周鹏抵达现场,很快发现2号杆左侧线路A相导线悬挂着风筝,他第一时间向调度申请登杆作业。“过去同类型接地故障查找可能需要近1个小时,这条线路装设了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检测终端,后台系统可以自动分析、精准定位故障点,大幅提升了我们查找和处置隐患的速度。”周鹏说。
配电网作为电网的“最后一公里”,如同毛细血管般将可靠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据统计,合肥地区目前有10千伏、20千伏两种电压等级配电网近26058公里。“传统配网故障定位主要通过故障指示器等方法实现,普遍存在着定位精准度不高、费用投资较大等问题。”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专责阮祥勇介绍。
为提升配网供电可靠率,合肥供电公司于2022年3月在安徽电网首个试点启动“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建设工作,于当年4月在10千伏东怡变13线路成功投运“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
据介绍,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由监测终端、后台服务器、数据平台三部分组成。系统传感器装置直接安装于配网线路上,一旦线路发生故障,传感器精准监测故障点形成的瞬间高频扰动,将行波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系统最短时间内精准定位故障所在位置,将研判结果以手机短信形式推送给相关运维人员。
“目前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定位故障精准度达150米之内。与普通线路故障定位精准度1公里、甚至更长范围相比可以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大幅缩短运维人员查找故障时间和效率。”据阮祥勇介绍,系统同时具备隐患放电预警功能,可以结合监测线路的放电行波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发现临近故障的微弱放电现象,提前进行隐患预警。
据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供电公司成功在城区34条10千伏配网线路上投运了行波精准定位智能系统,预计至年底覆盖率将拓展近200条线路上。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通讯员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