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患上流感,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同时,省疾控中心发布的全省流感监测结果显示,近期省内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甲型流感临床表现呈现出哪些特点?家长如何正确照顾孩子?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汪燕和省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副主任医师龚磊。
“这段时间,儿科门诊前来就诊的孩子大多数确诊为甲流。现在我们儿科门诊全天开放,全力保障流感患儿就诊。”汪燕对记者说,目前前来就诊的患儿年龄集中在3岁以上,多为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
汪燕介绍,前来就诊的孩子以发烧居多,且热度相对较高,有的患儿体温达到39℃,甚至超过40℃;此外这些孩子热程比较长,往年流感患儿发烧时长基本在1天至2天,如今患儿的热程长达4天至5天。部分家长担心孩子患了流感是否会发展为肺炎,汪燕表示,孩子出现流感样症状,家长不要着急,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发展成肺炎。家长要持续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如果持续高烧应及时送医就诊。
今年流感为什么在冬春交际暴发?汪燕表示,以往流感的流行高峰都是在刚入冬时,但是去年底新冠病毒感染推迟了常规时间发生的流感,再加上这段时间聚集性活动增加,这为病毒传播提供了可能。
“由于甲型H1N1流感近3年未在安徽省流行,疫苗接种率低,人群普遍易感。此外,冬春交际时期就是流感流行季节,如今户外人群流动聚集增多,流感疫情就容易暴发。”龚磊表示,目前全省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人群普遍易感。与普通感冒相比,感染甲流症状常常更严重,患者一般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有畏寒、寒战等症状;此外,还会伴有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是否是甲流,最重要的是判断流行病学史,如果接触过甲流患者,或身边很多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则有可能是甲流。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轻症流感患儿可居家治疗,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龚磊表示,居家治疗期间,应减少与家庭成员的近距离接触,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需要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居家治疗期间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针对孩子用药问题,汪燕告诉记者,家长可以使用类似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且在患儿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能够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当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忌自行用药。如果被诊断为流感,应当尽早隔离治疗,流感样症状较重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龚磊提醒广大市民,做好日常防护仍然重要。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学生及幼儿等免疫力低下者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佩戴口罩仍然是抵御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公众外出时还需继续佩戴口罩。此外,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家和办公场所室内通风和清洁,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均衡饮食,少食辛辣易上火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
作者: 罗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