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看到可口的美食,却不能大快朵颐,甚至连喝口水都成为障碍,痛苦之情可想而知。日前,合肥市二院康复医学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今年55岁的王女士做了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术后出现饮食难咽、喝水呛咳等吞咽功能障碍症状。3月23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市二院获悉,经过十天的康复治疗,王女士顺利拔除胃管,目前正有针对性地进行嗓音康复训练。
“带了7个月的胃管,终于拔掉了,现在可以自主进食了,真是舒服多了。”王女士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2022年8月,她做了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术后出现饮食难咽、喝水呛咳等吞咽功能障碍症状,辗转多家医院治疗都未得到有效改善。除了身体的折磨之外,更让王女士崩溃的是,术后7个月的时间,她前前后后去过五六家医院,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针灸、推拿、拔罐、电刺激等康复手段都试过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深受困扰的王女士经常失眠,抱着试一试希望,王女士挂了合肥市二院康复医学科言语吞咽障碍门诊的专家号。合肥市二院康复医学科夏清主任团队接诊后,对王女士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吞咽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环咽肌失弛缓从而引发吞咽困难及面瘫。
“吞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或脑组织局部结构性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因掌管吞咽功能的中枢神经损坏,使得食管入口的肌肉,即环咽肌,无法正常开放,同时合并口咽腔感觉衰退、压力异常等问题,最终导致食物难以下咽。”该科副主任曹晓光介绍说,由于王女士已错失最佳的康复治疗时期,康复团队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方案,采用环咽肌导管球囊扩张术和口咽肌群训练等手段,循序渐进地为其展开康复治疗。经过十天的康复治疗,王女士的吞咽功能即得到显著改善,能够自主进食,顺利拔除胃管。目前正有针对性地进行嗓音康复训练。
(李欢 朱沛炎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