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徽省设置村医岗位近4万个,实现村级服务全覆盖。全省各级各类中医院已达199所,基本实现“县县都有中医院”。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记者从安徽省卫健委获悉,过去一年,我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县域内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30分钟急救圈,打通了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3年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达标
2022年,安徽省财政奖补3亿元作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资金,目前70%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建设,2023年将全部达标。
我省实施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和特色专科建设,一类乡镇卫生院以发展临床服务为重点,达到二级综合性医院水平,选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二类突出重点科室,发展特色专科;三类达到乡镇卫生院设置基本标准。村卫生室按照中心村卫生室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分类管理,推进有限资源均衡配置。
目前,全省147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性医院水平,建设特色专科524个。同时,我省推进院前急救建设,构建县级急救中心、乡镇院前急救站点、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全省设置乡镇卫生院院前急救站点437个,建成50%院前急救站点。
基本实现“县县都有中医院”
推广“十病十方”和“银针试点行动”、建设“智慧中药房”、提高基层中医药医保报销范围,我省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
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级各类中医院已达199所,基本实现“县县都有中医院”。医保中医定点基层机构达90%上,176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把农民颈肩腰腿疼等慢性疾病解决在基层。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安徽省实施乡村医生免费定向委托培养三年行动,2020~2022年共招录4173人,2023年将继续开展。”据介绍,安徽省目前设置村医岗位近4万个,实现村级服务全覆盖。为保障村医待遇,安徽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一般诊疗费提高1元/次,村卫生室运行经费提高到6000元/年 。开展乡镇卫生院编制周转池试点,推进“县招乡聘村用”,稳定发展基层卫生队伍。
县域内医保报销比例达80%以上
据介绍,目前安徽省59个县(市)共组建12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人口4500万,县域内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30分钟急救圈,打通了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县域内医保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就诊率达到85%左右,连续两年在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评价中位居全国第二。
此外,为拓宽健康服务功能,我省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85%以上。
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2年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提高至84元;推进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向居民个人开放,目前,全省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化管理率达80%以上;强化“智医助理”和“两卡制”规范应用,推进医学影像云和智联网医院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村卫生室执业人员信息化管理。
据介绍,下一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将深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