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委会难题怎么破?合肥这些业委会有“经验之谈”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4-12 15:38:20

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代表广大业主,在小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业委会成立难、履职难客观存在,但近年国内“最牛业委会”不断涌现,合肥顺利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委会的小区也不少。一些小区业委会通过实践探索,改善了小区面貌,化解了小区矛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单”。

业委会成立十多年 小区环境好“家底厚”

经验之谈:动员业主积极参与 重大事项做好宣传解释

位于合肥望江路的万科金色名郡小区,使用小区公共收益投资近100万元建设的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已经投入运行。由于“家底”厚实,2022年业委会牵头还对小区原有公共区域监控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为每户业主代缴了今年一个月物业费,改造了党群活动站。

“金色名郡小区2012年底召开了首次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了业委会,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了。” 金色名郡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刘兵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小区召开首次业主大会得到了社区街道的支持,物业公司也比较配合,整体过程算是比较顺利。

业委会成立以后,金色名郡小区公共区域停车位改为商业模式运营,再加上公共区域广告收入等,每年有不菲的公共收益。

小区“家底”厚了,就有底气改善小区环境。近年来,金色名郡小区使用公共收益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对小区实施品质提升。监控系统升级、闲置交付中心改造成党群活动站,写字楼公共区域环境提升……小区环境好了,业主有了舒心的居住环境,业委会也赢得了广大业主的信任和支持。

业委会运行也并非一帆风顺。刘兵介绍,部分业主对小区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对小区重大事项有不同意见,甚至对业委会有质疑,这些业委会都遇到过。“小区刚开始对停车位进行市场化运营的时候,还有不理解的业主采取极端行动,反对交费、‘堵大门’的都有。”

刘兵认为,要想做好业委会工作,业委会成员要有一颗“大心脏”。小区业主大会归根结底是一个“经济组织”,广大业主因为持有房产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宣传动员,让广大业主认识到积极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必要性。“也要让大家明白,在小区公共事务中应寻求共同利益,而不是极致追求个体利益。”

金色名郡小区业委会每年要开几十次会议,有的时候议题讨论的问题复杂,经常开会到深夜。小区对公区停车位进行商业化运营和上调物业费等事项进行讨论时,有业主不同意,业委会耐心解释,做好宣传。通过“问答”,向业主详细阐明实施的出发点、涉及到每位业主的利弊,有的“问答”长达上万字。“小区很多矛盾源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说清楚了,广大业主理解了,就会积极参与、支持。”

不断提升居住品质  还多次为业主“发福利”

经验之谈: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也不能“大包大揽”

近日,保利和盛公馆小区召开业主大会,表决通过了2022年公共收益分配方案:为3856户业主每户发放300元“红包”,预计使用公共收益116万元。

和盛公馆小区通过决议发放公共收益/采访对象提供

这已经不是保利和盛公馆小区第一次给业主“发福利”了。2020年12月,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业委会向物业公司转账73.77万元,为小区全体业主每户交了一个月物业费。2019年小区第二届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以来,还先后推动小区供电整改移交、小区出入口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闸升级改造、防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建设、实现电梯联动、安装电梯电动车阻入系统、建设党建长廊及休闲亭、电动车充电桩安装等多件“大事”,小区居住品质不断提升。今年3月,小区已经成功换届产生了第三届业委会,今年的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一不小心成了“别人家的小区”,保利和盛公馆第二届业委会主任刘伟认为,业委会作为业主权益的代表,对小区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成熟的小区应该有一个成熟的业委会,代表全体业主行使权利,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小区人员众多,广大业主诉求不一,和盛公馆业委会运行中也遇到过困难。“有些业主把业委会看作小区的‘服务员’,要求业主委会提供服务、解决个人问题,甚至无端猜测、肆意攻击。”刘伟认为,业委会履职过程中,在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的同时,应该建立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加强对广大业主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的普及。

和盛公馆小区党建长廊和休闲亭/采访对象提供

“业委会不是‘万能’的,成立业委会也不能解决小区所有问题。”刘伟认为,小区的管理服务主体是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在履职中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错位。应该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业委会也不能作“孤胆英雄”。刘伟认为,在小区公共事务中,应确保业主“当家作主”,不断健全和拓宽业主参与小区建设的渠道,保障业主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搭建议事平台,让社区、业委会、物业、业主,广泛参与小区公共事务,共同决策,推动小区问题解决。

监督到位物业给力 造就“明星小区”

经验之谈:规范运行让业委会“腰杆硬”  涉及公共利益要敢“发声”

4月11日,安徽省物业管理协会召开会员大会,合肥紫御府小区业委会代表上台,领回了“安徽省优秀业主委员会”的奖牌。

这不是紫御府小区第一次获奖了。在小区入口处的荣誉墙上,挂满了小区的各项荣誉。“和美小区”“消防安全优秀项目”“美好家园典型案例”“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在紫御府小区第一、第二届业委会主任、第一届业主监事会主任杨凯看来,荣誉是社会各界对小区品质的认可,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业主。

合肥紫御府小区2013年交房入住。“刚开始一年多,前期物业服务都还不错。后来就越来越差,第二年的春节,小区连大门都没有保安值班了。”

 2016年,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紫御府小区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了业委会。业委会成立以后,重新选聘了物业公司。近年来,在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小区品质不断提升,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区。“很多小区的业主、业委会经常来参观学习。”

连续担任了两届业委会主任,杨凯对业委会运行有自己的心得。在他看来,小区人员众多,众口难调,各类矛盾可能长期存在,此起彼伏。“大事小事,最后常常都汇集到业委会这里。这就要求业委会成员自己要学法懂法,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紫御府小区议事协商亭

小区改造提升、规范管理过程中,难免有不同的声音、反对的意见。杨凯认为,业委会成员应该站在为大多数业主的利益考虑的立场上,勇于表达观点、态度,敢于“发声”。“不能因为怕被质疑就不敢说话,一味息事宁人。只要对小区健康发展有利,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最终一定能获得大多数业主的支持。”

“业委会代表广大业主监督物业公司做好服务,也不能只挑刺不支持。”杨凯认为,对物业公司,业委会既要监督,也要激励;既要督促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也要在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做好桥梁,支持物业公司开展工作,不能遇事就让物业“背锅”。

“敢发声”的前提是“腰杆要硬”。杨凯认为,自律建设、规范运行,业委会才能“腰杆硬”。“日常运行中,业委会要加强自律建设,工作中依法依规,大事小事要公开透明,让每一项工作晒在阳光下。”杨凯表示,业委会是业主代表,但也不能当“一言堂”,代替业主大会“拍板”决策,“小区重大事项必须通过业主大会表决”。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摄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