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包子顾客付了19万 安徽怀宁夫妇原路退还“天价”包子款 称挣钱要一步一个脚印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04-26 09:59:00

 

4月15日,杭州萧山,一位大爷错把支付密码当成付款额,三个包子付了19万。开包子店的陈善俊夫妇发现后,第一时间将“天价”包子款如数退回。最近一段时间,这一发生在杭州的暖心故事纷纷被全国网友称赞。4月25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联系到了陈善俊,原来他和妻子都是安徽怀宁人。

三个包子顾客付了19万

4月15日11点06分,杭州萧山义蓬菜市场“老台门包子铺”门前,一位大爷到陈善俊的包子铺买包子,两个肉包一个菜包共计5.5元。大爷掏出手机扫完收银台的二维码付了钱。

陈善俊听到收款语音提示“支付宝到账196956元”。

“语音提示声音很大,报了很长一段数字,当时我都惊呆了。”

听到手机报账的声音后,陈善俊查看账户后发现,确实是收到了这么多钱。在后厨忙碌的陈善俊妻子汪美娣也吓了一跳,赶紧跑到店门口。

“我糊涂啦,把支付密码当成付款额了。”老人急得一头汗。

如数返还“天价”包子款

“你别急,我马上把钱转给你。”夫妻二人停下了手中的活,帮助大爷解决这件事情。陈善俊首先想到就是向老人转账,但是大额转账的时候银行卡开始提示转账限额了,陈善俊也有点着急了。

“我又担心是不是自己遇到了电信诈骗,毕竟这么多钱。”在和妻子与大爷商量后,陈善俊报了警,不一会儿,辖区派出所民警到达了现场。

“这笔钱不知道怎么还给他,万一转错了我自己也很麻烦。”陈善俊解释道。

民警到达现场后,通过现场的监控查询,对比了双方账户支付宝转账记录和实名认证后,确认陈善俊账户中的19万的转账,确实是大爷转错账了。一边是限额无法转账,一边是大爷因为自己的操作失误急得满头大汗。

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通过支付宝商家退款通道,陈善俊按照退款规则将支付款在现场按原路退到大爷的账户。

“当时我们也没想太多,这毕竟是一件小事,能全部退回去,别让大爷担心就行了。”陈善俊说道。

 

“不是自己挣的钱一分也不能要”

记者采访后了解到,陈善俊和妻子汪美娣两人都是安徽安庆怀宁江镇人,都是42岁。

当年因为家里条件艰苦,江镇素有“面点之乡”之称,陈善俊就跟着家里的亲戚去学习做包子的手艺,开始创业之路。

出来“自立门户”之后,陈善俊先后在绍兴、温州等地奔波打拼。

2006年,他就来到杭州萧山打拼,从卖服装的店铺隔了半间开起了包子铺只卖包子。

2008年,他们又把店面开到了义蓬街道,20多平方米房租每月1万多元。十多年打拼下来,店面从一间扩大到了两间,店里的主打品种也从包子,扩展到了馄饨、胡辣汤、面条等品类。

店里只做早餐生意,一般从凌晨要忙到下午两点多。夫妻俩收拾下吃午饭,午饭后在店里打扫卫生,为第二天生意做准备。

“每天起早贪黑,本本分分做生意,辛辛苦苦赚钱。不是自己挣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要。”当问到创业经历时,陈善俊说道。

每天营业额两三千,他们凭借本分的生意经和美味的包子,在这开了十几年包子铺,街坊邻居也多到陈善俊的包子铺来吃早点。

除了这次的事情,包子铺捡到顾客财物的情况也是常有之事。

今年3月19日,妻子汪美娣捡到了一个钱包。“那天早上5点多,我看到地上有个钱包,里面还有一叠钱,起码有两三千,我也没打开数就报警了。后来,派出所民警通过查找,找到了失主还给了他钱包。”她说,开包子店虽然辛苦,但挣钱要一步一个脚印。(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许家权 实习生 霍城城)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