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带笑颜——首个全国生态日特别策划】黄山市黟县碧阳镇丰梧村:山水阡陌吸引江浙沪游客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08-14 22:23:32

“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和集体经济都在越来越好。”丰梧村第八批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吴晓亮2021年来到黄山市黟县碧阳镇丰梧村,看着村里这两年的变化,吴晓亮打心底里高兴。丰梧村依托田园风光和传统村落,引进无名初酒店、朴蔓农场等项目,通过植入新型业态,打造创意乡村,以文旅为抓手,促进乡村旅游与山区经济同频共振,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有山有水的“末脚村”

丰梧村古称“古黟十二都”,一直流传着“十二都,垫末脚,不是驮柴就驮料”的说法。丰梧村地处安徽省南端,位于黄山市西北、黄山西南麓,是黟县盆地与黟县西部山脉的交界处,背靠方家岭山脉,面朝黟县城区,西北部森林密布,新安江源头丰溪河、霍溪河穿村而过,东南部乡村田园,自然生态优良,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距县城5公里,辖16个村民组,546户1728人。

“由于地理位置靠山,我们这边很多村民之前都是靠山吃山,主要以油茶、香榧为生。”吴晓亮说道。

2014年被列入省级重点贫困村,当时丰梧村81户脱贫户,共150人,贫困发生率8.65%,2013年人均纯收入7233元,村集体收入2万元,2016年出列脱贫。

走出特色振兴路

过去被戏称为“垫末脚”的丰梧村如今走出了一条具有徽州特色的乡村振兴路。2022年,丰梧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入选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2.7万元,人均收入2.36万元,其中脱贫户收入1.76万元。

“起初就是在这边看见一泓清澈的山泉,于是选了这块有山有水有田园的山野做起了民宿。”无名初负责人王一寒说道。

“目前村里主打的是丰梧八景,有梧凤之鸣塔、朴蔓农场、无名初酒店、高山韩梯田、铜钱岭香榧、钓鱼岭古道、方家岭古道、丰之谷营地。”吴晓亮介绍,丰梧村旅游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充满徽州韵味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丰梧村建筑风貌独特,各处分布着与徽派不同的砖石结构的山里民居,高低错落有致的村落与现代民宿相互映衬,形成以山水阡陌入景,造园林楼阁隐世的景观。

吴晓亮表示,丰梧村散客数量会较多,因为丰梧村不需要门票的,“有一些自驾游的游客,会在西递、宏村游玩后选择来这边转一转。”目前,丰梧村共有4家民宿,分别为,无名初、徽舍小隐、丰溪兰庭、黟山园。

王一寒表示,无名初开业之初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开业第二个月就能做到40多万,我们现在会有一些固定客源,回头客也比较多。”此前,无名初的客人多来自江浙沪地区,自德上高速池祁段通车后,合肥前往黟县县城的时间较之前节约近1小时车程,从合肥来无名初的客人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丰梧村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精准把握三产融合新特点,以服务好人才、建设好村庄、保护好生态、培育好乡风为抓手,吸引了百余名城市人才携带资本下乡创意创新创业,通过“村企共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资产、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村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2022年,朴蔓农场、无名初疗愈酒店等村内企业为村集体增收近30万元,带动季节性务工180余人,平均每人增收约6000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47个。

“我们还带动附近村民就业,酒店固定用工将近20人,70%都是附近村民,而且每年不固定用工约有1万多人次,我们还会向周边合作社收购“五黑”产品进行展示销售,大约有30%的客人会买一些‘五黑’,尤其是黑玉米,销量最好。”王一寒说道。(安徽商报融媒体见习记者   徐宏博 实习生 贾雨洋)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