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灌区每年产粮将增1.14亿公斤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8-15 09:08:24

淠史杭工程把荒岗连绵的江淮丘陵地区变成了年产超百亿斤的大粮仓,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以前的不足80元增长到现在的13000元,区域内千万人口喝上清洁的水。8月14日上午,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维国表示,淠史杭灌区受益范围安徽境内的耕地面积达1270万亩,占全省1/6,正常年份粮食产量700多万吨,约占全省1/5、全国1/100,受益范围内的GDP约占全省1/3。

徐维国表示,65年来,淠史杭经历了特大干旱和洪水的考验,抗旱减灾效益达1600多亿元;加强水资源保护和优化配置,累计城乡生活供水100亿立方米,保障了六安、合肥及沿渠1400多万城乡人口饮水安全;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年均生态补水3亿立方米,塑造了山高水长、林茂草丰的优美生态。

徐维国说,经过65年来持续开展水利设施提升改造,淠史杭累计改善灌溉面积84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0万亩,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0.57和0.525,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3%,新增年节水能力3.62亿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影响灌区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的“卡脖子”问题,工程面貌焕然一新,灌区生态因水而美。

围绕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加快灌溉供水向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转变,灌区综合效益更加凸显。为加快灌区建设向质量效益方向转变,灌区工程屡获“禹王杯”“黄山杯”。

此外,灌区还加快工程管理向标准化方向转变,省管工程全线达到省级管理标准,2个渠首成功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加快管理手段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建立灌区水情、雨情、工情、农情在线监测的立体感知网,“数字灌区”项目初显成效。

据了解,淠史杭灌区在全国灌区中第一个引进世行贷款进行续建配套,在全国大型灌区中第一个进行竞争性立项,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加快管养分离,组建用水合作组织,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

数字灌区已初显成效

据徐维国介绍,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建设目标是实现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水旱灾害防御等核心业务数字化,支撑“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实现,全面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该项目投资1.08亿元,2022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初显成效。

据了解,通过建设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可实现动态优化灌溉方案。支撑灌区年度供水计划和阶段性动态供水方案的快速编制,可随时掌握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情况,启动不同场景方案编制,优化蓄水、引水、提水的水源配置。

通过开发的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灌区在供水调度预案编制和实际调度过程中,进行数字化仿真推演,实现供水演进过程的可视化,提高供水调度方案科学性和调度过程的安全性。渠道防汛系统实现入渠洪水预报,可对渠道防汛调度过程进行数字化仿真推演,初步实现“四预”功能。

此外,在灌区运行管理的数字化应用方面,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灌区日常灌溉供水管理的数字化,水闸控制的自动化,工程运行可监控,提升灌区工程管理、建设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效提高了灌区管理的数字化水平。

通过开展数字孪生工程试点和示范区建设,灌区初步实现横排头、红石嘴渠首枢纽工程运行模拟仿真,提升了渠首工程管理智能化水平。肥西示范区建设探索了以县区管理的各供水单元数字化供用水管理模式。

目前,淠史杭灌区已列入水利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名单,下一步将在目前建设基础上,按照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先行先试要求,继续补充监测感知等灌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加强建设成果的推广应用,逐步提升灌区业务应用智能化水平。

增加粮食产量1.14亿公斤

2021年8月,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规划总投资24.33亿元。

据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介绍,其主要建设任务是,加固灌区枢纽1处,整治改造骨干渠道共36条,长度711.16公里,新建、重建或改造渠系建筑物1321座,建设数字灌区等。

实施这些工程以后,可以改善灌溉面积380万亩,每年增加粮食产量1.14亿公斤,新增年节水能力1.03亿立方米,基本完成灌区分干渠以上骨干工程配套达标,建成淠史杭数字灌区,提升灌区水资源配置调度能力,推进灌区标准化管理,夯实灌区现代化基础。

目前,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总体可研和总体初设已经批复,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水利厅已在2021年和2023年共下达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投资11.9亿元。

其中,2021年下达5.9亿元,共实施完成12个项目并投入使用发挥效益,改善灌溉面积约54.6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约1313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约3639万公斤;2023年5月下达灌区2023年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投资计划6亿元,共15个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成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建设任务,保障灌区效益充分发挥。”王伟说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实习生 尹林乐欣)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