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市旌德县有一位脱下戎装,回家乡卖“甘蔗”的“新农人”,他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旌德青蔗”,把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推出去,为农民增收,也带动了就业。
谢业明是宣城旌德县旌阳镇霞溪村人,2005年入伍,2017年12月以自主就业方式退役回乡,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塑造了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有志青年。2021年3月,他先是接手了父亲的5亩甘蔗地,在因疫情影响,甘蔗滞销严重情况下,他开启了抖音平台销售的电商之路。从开设抖音账号,到抖音发布种植甘蔗的过程、科普甘蔗种植技术的短视频再到抖音直播卖货销售甘蔗,他的账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关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不仅家里滞销的甘蔗全部卖完,还把周边农户滞销的甘蔗也收购来销售一空,“甘蔗小哥”名声越来越大。
目前谢业明在霞溪村和凫秀村共流转有90亩土地,主要种植甘蔗、西瓜、水稻。不仅自己种植,他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大户加入家乡农产品推广的队伍中来,与凫山、板桥等村10余家农户、种植大户签订了合同,带动家乡的农户一起增产增收。
为完善“新农人”引进培养、服务保障、激励考核机制,在生产用地、资金贷款、税收缴纳、创新平台等方面予以支持,旌德县制发《人才召集令》《旌德县农业农村人才政策实施细则和人才分类评价管理办法》等政策。
近年来,宣城市发挥“新农人”作用赋能乡村振兴。宣城市蝉联2021年度、2022年度乡村振兴分类考核优秀。2022年宣城市培育高素质农民1200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4万人次。其中绩溪县完善3000余人的农村实用人才库,建立500余人乡村“四库全书”人才信息库,将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高校毕业生、家庭农场主等重点对象,按照行业、学历、技术等级等分类纳入信息库,动态管理。
此外,宣城市推选8位优秀经营主体带头人参加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第二批“头雁”培育计划。创新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今年评定乡村振兴职称人才25人。首次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其中安农大农学一名,安徽科技学院农学一名、动物医学一名,为乡镇农技推广队伍输入新鲜血液。组织7家企业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42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