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中的安徽全省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又有重要发现。1月11日,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周立志教授水鸟与湿地生态学课题组在滁州市越冬水鸟调查过程中,在一水库惊喜地发现5只结伴活动的卷羽鹈鹕。这是我省近年来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卷羽鹈鹕野外种群,实属罕见。
发型略酷,有点“杀马特”,嘴巴很大,一口就能“吞天下”,眼神时而呆萌时而犀利……卷羽鹈鹕卓越的网红气质让它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实际上,想见它一面非常不容易。卷羽鹈鹕是世界自然联盟濒危物种红名录的近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于欧洲东南部至我国东南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全球种群数量在11400-13400只,在整个东亚的数量仅有约50只。在我国,卷羽鹈鹕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越冬,在内陆湖泊越冬的卷羽鹈鹕凤毛麟角。安徽去年仅在巢湖观测到3只,很难见到较大的群体。这次调查人员在天长一水库一次性观测到5只卷羽鹈鹕的越冬群体,在我省还是首次,国内也非常罕见。
调查人员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卷羽鹈鹕是一种警觉性非常高的大型水鸟,体羽灰白,眼浅黄,喉囊桔黄或黄色,颈背有卷曲的冠羽,颈部常弯曲成S形,其翅膀尖端是黑色的,是识别它的简单方法之一。最具特色的是它那张又长又大的大嘴,上嘴尖端有一个勾状,像鹰嘴,下嘴可以自由地伸缩叫做喉囊,就像一个“大口袋”。“这个‘大口袋’是它们引以为傲的‘捕鱼神器’,卷羽鹈鹕可以直接将鱼和水一起吞入囊中,妥妥地‘大嘴吃四方’。”
安徽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上,湿地类型和水鸟种类丰富,是迁徙水鸟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除了升金湖、菜子湖、安庆沿江等湖泊湿地,大量的水库、池塘等库塘湿地生境类型同样多样,淡水鱼类和水生植物丰富,可以为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也是越冬水鸟重要的栖息场所。在此次全省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中,调查人员还在滁州部分水库湿地同时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以及大量的雁鸭类,进一步表明安徽库塘湿地是越冬水鸟的重要栖息地,体现了水库湿地作为越冬水鸟栖息地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些水库湿地进行持续调查和监测的必要性。
落日余晖,微风轻拂。在调查人员的镜头里,卷羽鹈鹕在水面上时而展翅,时而梳理着羽毛,仿佛安静地“享受生活”。不多一会儿,它们玩耍的地方就移到了附近的泥滩上,旁边还有一只苍鹭与它们静静为伴。看着这样的景象,调查人员们欣喜不已。“期待新一年的越冬期,它们能带着更多的小伙伴,再次来安徽与‘老友相见’。”
(通讯员 周颖 钟云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杨颜钰霆 /文 周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