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项重大工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2-18 16:44:15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2月18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20项重大工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万亿元,服务业结构、效率、质量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

202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4682.2亿元、增长5.8%,占GDP比重提升至52.5%,比202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创历年来新高,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3年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561.7亿元,同比增长8.8%,连续8个月呈回升态势。今年以来,我省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春节假期旅游收入增长55.7%,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量增长31%。

“但同时也要看到,对标沪苏浙等发达地区,我省服务业发展融合程度不深、集聚水平不高、市场主体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钟岚在发布会上介绍,《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推动融合化、集聚化、数字化、专业化、优质化为主要路径,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创新业态模式,提升辐射能级,打造特色品牌。

《若干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万亿元,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2万元/人,培育“皖美品牌”服务业企业120家、“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单位100个,服务业结构、效率、质量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若干意见》围绕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提出实施20项重大工程。聚焦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推动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壮大、物流供应链服务降本增效、现代金融服务创新赋能、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开发、电子商务服务提档升级、软件信息服务培优育强、设计检测服务创新发展、节能环保服务提质扩面、商务咨询服务专业提升、会展赛事服务扩容提质、实验外包服务强基提质、文化演艺服务繁荣创新和民生服务品质升级工程。把握服务业发展关键环节,加快实施服务业集聚提档、总部经济集聚、平台经济引育、服务强企培育、皖美服务品牌创建、两业融合场景标杆以及“数字+”赋能创新工程。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我省将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壮大等工程。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文杉介绍,近年来省经信厅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也是价值链的源头。近年来我省累计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81家,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8家,数量居全国第七位,中部第一位。聚焦“智改数转网联”,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我省累计培育省级重点平台48家。其中,3家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22家平台入选工信部特色型平台,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软件信息服务业加速发展,2023年,全省软件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112亿元,同比增长21.8%。

罗文杉介绍,下一步省经信厅将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扩量提质。强化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鼓励省内重点平台争创国家级“双跨”平台和特色型平台。同时,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规划,打造以智能语音为产业特色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举办“东方甄选安徽行”等系列直播带货活动

2023年全省实现社消零总额2.3万亿元、增长6.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14.8%、比上年高0.8个百分点,新型消费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英介绍,下一步,我省将着力推广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启动实施即时零售三年行动,推动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全省重点平台即时零售销售规模超100亿元。同时,提升商贸载体智慧水平,支持10条以上重点街区改造提升。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服务提档升级等工程,我省还将着力推进电商创新提质。推动直播电商等健康发展,举办“东方甄选安徽行”“徽常皖美e起购”系列直播带货活动,探索开展直播电商基地评选认定,力争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8%以上。

 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商务、文旅、发改等部门还将合力打造一批共建共享的融合载体、场景和品牌,培育文化底蕴足、烟火气息浓的省级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30个以上。组织“皖韵有礼”老字号国货潮品系列展销活动,新培育一批“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赶潮”新消费。

今年推出安徽优秀剧目全国演出季

去年以来,线下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文化演艺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项重大工程中“文化演艺服务繁荣创新工程” 今年将实施戏剧创作孵化计划,探索“揭榜挂帅”模式推进创作生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组织系列文艺活动。策划推出安徽优秀剧目全国演出季。组织全省优秀新创剧目、声乐器乐舞蹈、优秀青年戏曲演员等系列展演活动。

文化惠民活动一直以来备受群众欢迎,我省今年将加快省文化馆新馆、省非遗馆等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创新实施“送戏进万村”行动,全年送戏1.5万场以上。开展“四季村晚十百千”活动,全年承办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不少于10场,举办省级活动不少于100场,带动市县举办2000场左右。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开展全省广场舞联赛。

丰富文化服务场景,今年我省还将持续推进“安徽文化云”5.0版建设,探索“云演艺”“云展览”“云阅读”等新模式,组织优秀活动视频在“安徽文化云”和网络平台等联合展示。(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