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流营商环境|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制定40项务实举措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2-29 18:11:46

自然人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常态化制度化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实施消费新场景培育计划……为贯彻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创优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制定40项务实举措,逐项明确目标成效、重点举措、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切实做好“四个服务”。

切实服务好群众,省发改委推出自然人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现自然人可通过“信用安徽”网站、“皖事通办”平台等,免费申请获取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赴多部门办理无违法违规证明。落实我省居民阶梯电价“一户多人口”政策,更好发挥价格调节经济、服务民生等作用。一体推进返乡入乡创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以工代赈、水库移民等工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同时,明确统筹推进50项民生实事、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平稳运行等。

联动“人才安徽行”与“投资安徽行”, 办好“徽商家乡行”、“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助力八方英才来皖回皖留皖兴皖,切实服务好人才。我省还将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更好满足我省汽车企业人才需求。实施产业创新平台提质增效行动,支持民营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集聚更多产业急需的技术研发人才。同时,明确大力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开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推介对接等。

切实服务好企业,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未来将常态化制度化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健全面向民营企业的信息发布、项目推介机制,实施部分涉企收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实施信用提升“8620”专项行动,推动更多惠企政策资金“直通、直达、直感、直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我省将采取“线上集中实时对接”和“线下专题交流督导”有机结合方式,开展项目融资精准对接活动。实施政策、技术场景化行动,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专项对接等活动,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耦合赋能。同时,明确开展市场和要素营商环境体验员观察体验活动、打造“皖美办电”服务品牌、强化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招标等突出问题治理等。

在服务基层方面,省发改委推出具体举措,健全项目和资金申报辅导机制,完善提升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251”工作机制,优化重点项目协调服务,数字赋能重大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以场景建设引领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推动城市场景化、场景项目化。同时,明确支持重点区域增强发展动能、实施消费新场景培育计划、开展高速公路项目“两审合一”改革、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示范培育、推进“冰巢”冷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有为开展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等。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王浩 郑朝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