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不高但肩膀宽阔,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走起路来挺胸收腹,像一个标准的军人,这是同事们眼中的刘林辉。作为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副队长,入警二十三载,刘林辉从不乏誓守国门的一腔热血,不善言辞,却总能令归乡游子感受到国门的温暖。从军旅到警营,他身上没有枪林弹雨的惊心时刻,也没有千里追凶的生死搏杀,有的只是在国门下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信念。同事们的眼中,他是亲密的战友;旅客的眼中,他是国门的卫士;群众的眼中,他是时代的雷锋。
归还钻戒,做服务旅客的“解忧人”
“所以说啊关键时候还是得靠警察啊,要不是有你们,我的损失就大了!”
今年2月份,从泰国旅游归来的旅客王浩带着两面带有精致包装的锦旗来到合肥边检站执勤一队门口,紧紧握着负责引导接待的民警苏宏伟的双手,朴实无华的话语和激动兴奋的表情中充满着真情实意的感激。
“您慢慢说,这锦旗是怎么回事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礼物”,民警苏宏伟则一脸懵,心里不由得犯起了嘀咕:啥锦旗?给我的?我没干过这事啊……
“我来是找刘林辉的,前段时间你们不是在新桥机场捡到一个包吗,是他还给我的,当时着急赶着回家过年也没有表达感谢,今天我就是来特地感谢他的!”
原来,2月3日下午,刚执行完当日泰国——合肥入境航班勤务的刘林辉发现一只随身携带的黑包被人遗失在口岸限定区域,刘林辉在捡到包后检查发现里面装有两枚金戒指、大量现金及相关证件,在得知所捡到的包价值不菲后,他立刻联系航空公司通过包里的护照查询失主姓名电话,经过多方核实查询,最终与失主王浩取得联系,并在春节前夕顺利将包交还到王浩手中。
王浩说,他和妻子刚结婚不久,包里的戒指就是夫妻双方的新婚戒指,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还好被边检的警官捡到,不然他没办法向自己以及新婚妻子交代。
2月21日,为表达对民警的感谢,王浩专程驱车至该站送来锦旗,也才有了开头那一幕。在刘林辉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生像此类事情的还有很多:帮助旅客找回丢失的在留卡、帮助在机场走丢的孩子寻找父母、劝说受到电信诈骗的群众迷途知返等等,每一次刘林辉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移民管理警察,这更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无偿献血,做守护人民的“暖心人”
“无偿献血,献出的是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的却是不可重来的生命!”10多年前,刘林辉的班长对他说了这句话,10多年后,他把这句话同样说给了他带的兵。
2006年,当时的刘林辉还是一名年轻的武警边防战士,在一次驻地医院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刘林辉听到了他的班长对他说的那句话,此时的他,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于是毫不犹豫地献上了人生的第一袋鲜血,也是从那一刻起,刘林辉踏上了这条无悔的献血之路。之后的每一年,刘林辉都会去无偿献血,还获得了合肥市献血荣誉证书,同时也积极向身边的战友、朋友们宣传无偿献血。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他带的兵、同事、朋友家人们也纷纷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由于刘林辉每次都献血都献400毫升,渐渐地,“刘四百”的外号也就在部队里慢慢传开了,对于这些外号,刘林辉从来都是憨憨一笑,他说:“今后我不但要继续献血,还要捐献骨髓,把骨髓里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十几年间,刘林辉一直非常注重饮食健康,保持营养均衡,同时他还坚持每年参加马拉松比赛,他知道,只有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能献出优质的血液,也才能帮助和拯救更多的人。
18年的无偿献血、助人为乐,验证了刘林辉的无悔人生,一张张无偿献血证书,也成了他爱心奉献最真实的记录。
在生活中,刘林辉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作为所在社区的楼长,他一直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到宣传政府政策、反诈知识,小到统计人员信息、打扫楼道卫生,作为移民管理警察,他还利用调休时间主动前往学校宣讲移民管理相关法律知识,他也多次获得社区“最美志愿者”荣誉。
刘林辉说:“我希望用自己的微光在每个需要服务的地方发光发热。”
(殷帆 苏宏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