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记者从“加快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签约、在建制造类项目共287个,总投资额达到5631亿元,同比增长76.8%。其中先进光伏制造类签约、在建项目共151个,总投资3304.4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新型储能制造类签约、在建项目共136个,总投资2326.6亿元,同比增长43.7%。
2023年安徽先进光伏产业营收规模首次跃居全国第三
2023年,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同比增长50.9%,营收排名首次跃居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江苏、浙江;实现利润总额175.3亿元,同比增长1.45倍。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其中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环节营收528亿元,占新型储能产业营收三分之二。
全省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69万千瓦,占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88.1%;全省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223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占全社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6.8%。全省新增新型储能装机137万千瓦,累计装机178万千瓦,同比增长334%,从全国第9提升至第7位。
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即将出台
为加快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光储办)牵头制定了《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作为我省首个光储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若干政策》主要从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提出29条政策措施,其中新增政策19条,存量政策措施10条。
聚焦研发环节,重点从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新建研发实验线、重大创新成果突破、设立企业研发总部等5个方面予以政策资金支持。
聚焦制造环节,重点从支持招大引强、招引关键配套环节企业、皖北地区加快产业发展等3个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聚焦应用环节,重点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示范应用、薄膜太阳能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并提出优化新型储能项目调用结算方式,发挥新型储能项目顶峰作用。
同时,《若干政策》着眼提高产业层次,兼顾出口形势、企业需求和政策落实要求,制定了支持企业成为行业标杆、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出口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开展ESG实践、鼓励企业“走出去”等政策举措。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