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今年探测12条道路发现病害72处 均已及时处置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6-03 14:36:18

6月3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市政管理处获悉,该部门正在对该市百余座市管桥梁和22公里声屏障进行全面“体检”,并对多条市管道路实施雷达探测。

为守护市民脚下安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合肥市市政部门从今年3月开始对阜阳北路、合作化南路、马鞍山路、长江西路、金寨路、一环路等12条道路进行雷达探测。“主要探测道路下方5米范围内基础中是否存在影响道路安全使用的隐蔽性不良地质体,比如脱空、空洞、疏松体、富水体,并确定位置、大小及埋深,分析现存隐患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同时提出相应的处理和维修方案,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全力确保道路安全运行。”据合肥市市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12条道路的探测工作已完成,共计完成探测道路长度约95公里,发现道路病害72处,“其中,空洞病害3处,脱空病害58处、疏松病害11处,均已及时进行处置。”按照计划,市政部门很快将开展第二批次道路探测工作。

正在进行中的2024年合肥市管桥梁检测工作主要包括102座桥梁常规检测、22座桥梁结构检测,对102座桥梁沉降观测“量身高”以及22公里声屏障安全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桥面系及上下部结构的外观检测、涉水构件检测、无损综合检测、桥面线形测量、索力检测、桥梁动静载试验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检测情况,后期夜间将对部分高架桥梁采取局部封闭措施开展作业,利用封桥养护时间对声屏障外观病害及立柱涂层厚度、螺母扭矩、锚固螺栓抗拔力等开展检测。市民出行经过时请减速慢行,注意避让施工作业区域。”

针对合肥市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有市人大代表反映“肥东县包公大道90号附近路段未安装隔音措施”的问题,合肥市建设部门回应表示,该段高架道路已按设计要求设置声屏障,同时南侧平行匝道外侧设置230米声屏障,包公大道(龙脊山路—祥和路)主线北侧均设置声屏障。据悉,合肥市建设部门为响应市民诉求,缓解高架道路噪音污染问题,近5年已经对市管高架道路共加装声屏障约2.5万米。今后,该市将积极鼓励高架道路周边社区居民参与高架道路隔音工程的规划过程。在项目设计阶段,建设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估,结合周边现状和规划,实施安装声屏障、在人行道及机非分隔带种植灌木及乔木等切实可行的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殷俊)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