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飘香,炎炎夏日,“到博物馆来过节”成为人们欢度传统佳节的新方式。今年端午假期,全省博物馆共推出72场展览和126项特色活动,服务观众近42万人次。
端午假期,为迎接传统佳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省博物馆纷纷“蒸”出各具特色的展览“粽子”。安徽博物院“融汇四方 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马鞍山市博物馆“郎骑竹马弄青梅——中国历代儿童生活展”;吴敬梓纪念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中华传统文化图文展;涡阳县博物馆、新四军四师纪念馆、老子博物馆“老子故里·道源涡阳”端午论道暨《道德经》长卷艺术全国首展、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一缕清风自扇来——中国海盐博物馆馆藏扇面展”等一系列精彩展览,带观众品味独具特色的安徽历史文化。
今年,博物馆的盛宴“色香味”俱全,除了观赏文化盛宴,更有社教活动盛宴供观众动手体验。在淮北市博物馆、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芜湖市博物馆等博物馆,随着一锅锅由观众们亲手制作的粽子新鲜出炉,传统文化的热潮也在“蒸蒸日上”。“五色新丝、浅念安康”,在安徽博物院、宣城市博物馆、天长市博物馆、李鸿章故居陈列馆、怀远县博物馆等博物馆里,五彩绳和艾草香包在一双双巧手下诞生,传递着人们千百年来对健康的祝福与期盼。除此之外,划龙舟、投壶等传统体育运动,草编、扎染等手工小课堂,“粽情文化 品味端午”等知识小课堂,“我们的节日·端午——真人实景互动解密游戏”等游戏活动,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体验。(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