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物业纠纷怎样最快化解?调解、诉讼如何更高效对接?6月12日上午,合肥市司法局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合肥市公安局联合签订《关于建立物业纠纷化解协同机制的合作协议》,推进房产物业领域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据了解,此次协议的签订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促进物业纠纷“化于未发、止于诉前、终于诉内”,而共同建立的涉及工作小组、信息互通、源头治理、诉调对接、协调处置、合作调研等工作机制。
协议明确,四单位联合建立合肥市物业领域矛盾化解府院联动工作小组,通过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等方式定期开展活动,同步推进区域物业纠纷化解府院联动建设。
协议要求,要加强行政监管与司法信息联通。探索建立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模式,进行法律文书及信息查询协助,完善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物业服务企业“黑白名单”制度,促进司法与行政监管信息有效联通。
在诉调对接方面,将以组建合肥市物业矛盾化解人才库为契机,依托现有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在线申请、资料移送、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提升诉调对接效率。
在源头治理上,将以庐阳区“三所一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为模板,整合全市基层法院、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基层法治工作力量,发挥各方专业特长,受理纠纷调解申请,发挥各方专业特长,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物业纠纷源头化解工作品牌。
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合肥市司法局分别组织物业行业协会和律师协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全面推动物业行业协会调解和律师公益调解进社区。
在协调处置方面,通过建立重大物业领域法律问题会商研讨机制,强化物业纠纷风险事前预防,对物业纠纷政策性文件进行合规性及风险研究论证,重大敏感纠纷的协同化解、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的反馈等。
在合作调研方面,协同做好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相关工作,共同打造“红色物业”合肥样板。联合开展物业领域司法实务调研,就物业纠纷协同化解的新模式、新做法以及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重难点问题加强交流,共同提升执法司法专 化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合肥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房产物业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设立了房地产(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房产物业领域矛盾纠纷的积极作用。2022年以来,合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物业纠纷10198件。合肥市将持续加强工作指导,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优势,促进房产物业领域纠纷实质化解。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