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班主任通知下午三点半可以查分。于我,好比等到法庭最后的宣判期。三年来,多少不眠之夜……
午餐时,小孩一口饭含在嘴里提前告诫:我也许只有五百多分。
我说:没关系,四百分,我都能接受……八年级时,不知说起什么,他同样一口饭含在嘴里,忽然,泪水簌簌,哽咽道:我怕已经这么努力了,还是上不了高中……我木在那里,只晓得机械安慰,怎么会,你在班上排名也算靠前,连你都上不了高中,全市三分之二同学都上不了。
一个小学一直前十名的孩子,到了初中,忽然掉出这个序列,实在接受不了。每次嘴上安慰着没关系,可是怎么没关系呢?更多的是自责,一直耿耿于怀这所学校重点班的操作。往年,一律通过考试分班,到我们这届时,分班考试突然被叫停,最后还是莫名其妙分出了三个重点班。难道依据的是小学毕业考成绩?若如此,我们家想必被关系户挤掉了。
最让人破防的是,学校一边招生,一边招聘老师。生源呈几何级递增,师资无疑跟不上了。具备教学经验的老师,想必全被分去了重点班。自此将人推向焦灼深渊。
每一次的考试成绩,犹如一记记重锤,每一回都精准地袭击着我脆弱的心脏。三年,一千余日夜,一次次以自己为例,历数作为一个人,我们活着,仅仅活着是远远不够的,起码要对自己有所交待,举例勤奋、自律的重要性,你看,妈妈这么大岁数了,读书都还不厌其烦做着笔记,恨不得每天都能写点儿文章。三四日没灵感,急得团团转,感觉活成了行尸走肉……
当几欲将自己感动时,他轻轻一个推手过来:你那是爱好嘛,谁不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
讲的也对!
班主任早已告诫过:你对他说,蜡烛的火焰很烫,不要摸。是没用的,非得将手指放在火焰上真切感受到烫时,他才会收手。
那么,等他感受到烫时,已经晚了啊。故,做大人的,岂能忍住不去劝诫呢?
心理学所言,焦虑是对自己无能的反抗。一向社恐的我,为着他,也曾去学校求助过班主任。年轻人便劝,你这么焦虑,别再管孩子的学习了,做好后勤就可以了。
无能的焦灼感,依然日甚一日。
三年的炼狱结束。按照班主任的吩咐,将分数截屏给他,真诚感谢他对于孩子的培养。年轻人说,这下你放心了吧,这个分数相当于去年的650分。算是得到一点点宽慰。
二
夜里,暴雨倾盆,穿行于瀑布中,鞋袜尽湿,裤管湿到膝盖,去接21点放学的他——不过是想将中考分数第一时间告知。
见面语在心里练习了N遍,针对一个极度敏感的孩子,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祝贺,并强烈给予激赏。
是第一次去他的课外班。一幢高耸的楼宇,电梯升至十八楼,找到他所在的教室。工作人员输一串密码,将第一道门轻轻打开,邀请我们进去。
是迷宫一样的所在,有着史前的静谧,排列着无数小格间。隔着一扇扇磨砂玻璃门,分别为:一对一,一对三,一对六……孩子们炯炯有神,绷直着身体……禁不住,又一次湿了眼睛。
原本这样的年纪,可利用难得的暑期去旅行,以增长见识;或者大量涉猎课外书籍,丰富单薄的生命;也可去田野考察,去博物馆、科技馆……
可是,何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连暑假也歇息不得,将蓬勃的小小生命束缚在这不及一平米的格子间?
报名迟了些,课程安排不甚理想——下午四点至晚上九点,中间短短二十分钟用餐时间。
将他的饭盒一格格填满,一遍遍叮咛:饭一定要热透,宁愿少听几分钟课,也要将饭吃完。不要急,慢慢嚼。
三
幼儿园、小学阶段,不曾上过一次课外班。幼儿园期间,教培机构派人守住校门口。面对强行塞来英语早教班小广告时,我不禁怒斥: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他们这么小,你们为什么要制造焦虑?
初中开学前夕,听说该校有分班的传统,七年级内容占30%,才被逼得报了网课,自此步上不归路。
如今,一起上课外班的,大多来自一所著名私校的孩子们。当他回来讲,课间,他们都在热烈讨论着分数……我欲言又止,末了,到底说出来:明天上课,当别人问起你的成绩,你就说,没考好,别的无须多讲。
不知是否伤害到孩子?从此让他觉得不如别人。
这都是基于大人的俗世逻辑考量,不过是,怕自己的孩子受人轻视。
谁说,成绩代表一切了呢?
一个少年,仅仅送迎十五次春往秋来,他的人生刚刚起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次中考,并不能代表什么。
人是要终生学习的。
也许是我多虑了。有着健全人格的他,与生俱来许多闪闪发光的品质,足以令我敬佩。
回家后,第一时间通过QQ了解到好友们的成绩。考砸了的,他耐心安慰;考得比他好的,他开心跑出来告知我们。无比纳闷:这孩子难道没心吗?同学高出自己几十分,他照旧乐呵呵的。
倘若再换一种视觉俯瞰,终于有所了悟,这孩子何等可贵啊。他是真心地替好朋友高兴着,不嫉妒,不失衡,而对于考砸了的同学,却如此善解人意地劝慰。
这不就是赤子之心么?而我这个被世俗污浊了的成年人,却如此讨厌,竟以“得失心”去防范一切。到底,我们母子是同质的——当第一时间得知同事孩子715的高分,我不也一片赤诚地替她高兴着么?
这也是一个15岁的少年闪闪发光之处,像春风一样自然地吹拂着。
前阵,当他的好朋友体育未能满分,一路哭至学校,他耐心不懈地劝慰她:你数学那么优异,体育失一两分没关系的。听他转述这番话时,作为妈妈,我无比辛酸。数学正是他自己的短板,可是这个小菩萨,却晓得怎样巧妙地安慰到别人。
四
他的体质一直虚弱。
体育满分这一关,我一直悲观地认为,想必是闯不过去了的。千米长跑,在班上男生中倒数第一;跳绳,永远达不了标;坐位体前屈,离及格线差至“千里”。
无数的黄昏,我们在楼下空地练习跳绳。一边被蚊虫叮咬,一边为他拍摄视频,一次次压制住烦躁、灰心丧气、绝望等负面情绪,看着他一遍遍循环往复地训练着,大汗淋漓,犹如西西弗斯,一遍遍向山上滚着石头,末了,石头又掉下来,周而复始,无穷无涯……速度无法提起来,一分钟内,总是跳不够所需的圈数。
实在无法,去奥体报名。
给他制定的作息是,凌晨五点半起床。尚未执行,倒是我先替他苦不堪言起来了,这哪是一个八年级的孩子可以承受的呢。不曾想,整个暑假,他不曾偷过一次懒,风雨无阻地骑车去体育场,回家累得话也讲不出,洗澡后歇半天,也恢复不过来,实在令人心疼。通过教练的测试,得出他确乎不适合坐位体前屈这一项目。他自己另选练习50米短跑这一项,苦练许多天后,又被自己的体育教师和教练一致否决掉。50米短跑这一项风险太大,稍微一个闪失,便与满分失之交臂。
一路波波折折。50米跑,他早已练得达标了。彼时,每次大汗淋漓地回家,都满怀欣喜地报告,我50米跑只用了多少秒。但,还是听了教练的话,重新改练立定跳远。
当我得知,这一项需要跳出二米四时,直呼绝无可能。一开始,他只能跳出两米,慢慢地,一日日刻苦练习、蓄力,终于石破天惊,抵达目标。
一次,锻炼前,大约未能活动开身体,练习跳远时,脚踝受伤,行走起来一瘸一拐的。在学校,都是被好朋友搀着走路了。翌日,他向患处喷点止痛气雾剂,又要去体育场。我劝,受伤了,休养几天,也不在乎这几日。他不依,偏要去。
寒假时节,大冷有冰,同学们一个个请假,每日总是到不齐,唯有他不曾请过一次假。
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孟夫子的训诫正被一个小孩践行着。小小年纪,也有坚韧意志,这是让我最为尊敬他的地方。
从倒数第一名,逆袭至满分。
他不仅仅拥有着及格的60分,而是超标完成了,属于优秀级别。那个得知他体育满分的黄昏,是三年来,家里最快乐的一个黄昏。当他回到家里,于精神层面,我蹲下来告知他,妈妈真心地敬佩你,尤其暑假那么热,我这个大人都做不到天天去训练,而你做到了。
没有哪一分苦,是吃不得的。你看,将这份坚韧的意志力用在学习上,相信也有收获,不是吗?这下你该自信些了吧。你身体的能量爆发,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文化课学习,亦如是。
五
到了九年级,更加忙碌起来,一日日陷身于题山试海之中,午、晚两餐皆在学校食堂解决,我依然过着焦虑的内耗日子……主题不外乎:如此内卷,导致一年年的水涨船高,万一上不了普高,我该拿他如何是好,毕竟才15岁的年纪。
为了接近他的学习氛围,只能从我擅长的语文着手。网上搜寻来自己文章的解析题,初、高中皆有,有时做着做着,直想骂人,情绪一落千丈——我根本答不对自己的文章解析,离标准答案差之千里。
昨天还在做着东北某市的高三模拟题。出卷教师将我一篇五六千的关于陶潜的文章删至千余字,回头问孩子们:作者在这篇关于陶渊明的文章里,为什么还要写到苏轼?
将一篇文章删至此等境地,重要枝节全被肢解,文意尽失,你让孩子们如何懂得其中曲折?
而有些文章呢,写着写着,会宕出一两句闲笔,无关乎主题,出卷老师非要孩子们分析出一二三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书写即自由。作文,好比一条小鱼随着一条小溪清凉地流淌着,中途遇着了一块石头横亘,这小鱼砰一声跃上水面,再落入溪中,接着游下去……作者只是那么跌宕一下,并无深意,不过是一种情趣罢了。无声处,并无惊雷,何来的深意?
午餐时,我们又谈心一次,算是提前预演告别。
往后居校了,真正独立起来,高中阶段会更加忙碌,学习难度加大,甚至可能会不及格,但永远不要气馁。还是那句话,你尽力了,就无憾了。
他问,如果三年后,成绩不太理想,也不想复读,可以干什么呢?
我说,到时你18岁了,已经成年,随便你干什么。
大自然中,当小鸟羽翼渐丰,鸟妈妈都会将其推出巢穴。每一只鸟,每一个人,最终都要独自飞出去沐风浴雨。
(钱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