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勇闯改革新路】安徽阜阳:红亮箱包厂搬“新家” 扶贫车间变身致富企业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8-15 17:17:33

8月13日,在阜阳市阜南县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内,刚刚搬来不久的红亮箱包厂的工人们正在火热开工赶制箱包,而在这里每天将有约6000件箱包制造完成运往世界各地。

QQ截图20240815160705.jpg

“我们厂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转型升级,搬进了王家坝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今年24岁的王超前是红亮箱包厂创始人王恒亮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便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操持起了红亮箱包厂,他坦言,和父亲一样,他们都想着不仅自己要过上好日子,周边的乡亲们都希望他们能一起过上好日子。

2013年,在外务工的王恒亮回到老家,拿着攒下来的积蓄创办了红亮箱包厂,从过去面积狭小的扶贫车间,到如今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箱包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这里打开了“致富门”。

“每个月能有两三千的收入,通过计件的形势,多劳多得,时间也比较自由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唐成露是红亮箱包厂的缝纫工,因为家门口开了厂有了就业机会,本在广东打工的她就回到家乡,一边干活一边照顾老人。

QQ截图20240815160715.jpg

在红亮箱包厂里,大多数工人都是像唐成露一样,不再外出务工回到家乡到厂里上班。伴随着红亮箱包厂订单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我们的产品有80%都是出口,出口到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据王超前介绍,红亮箱包厂的年产值已从2020年的110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560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约1020万元,搬入新厂,今年年产值预计可达4000万元,希望2025年突破亿元大关。”

“下一步,阜南县将围绕箱包、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国泰汉帛、华翔羊毛衫等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助推产业园做大做强,带动周边群众就业致富,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王家坝镇副镇长杨冠友满怀信心地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