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以来,马鞍山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治水、治城”相结合,内外兼修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新的绿色休闲生活空间。本月底,该市的“城市明珠”将换上新颜,变身为集休闲、观赏、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
如西湖之于杭州,东湖之于武汉,大明湖之于济南,雨山湖在马鞍山人心中,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湖。这个承载了无数马鞍山人记忆的湖泊,一度面临水质被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尴尬境地。“城市污水入湖、湖水有机物和微生物超标、湖底淤泥沉积严重、汛期调蓄排涝能力不足……甚至出现多处黑臭水体,水质一度降至四类水。”据马鞍山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雨山湖已经很多年未进行过清淤了,临湖公园里陈旧的建筑、生长不佳的植被等也被市民频频吐槽。
今年3月,马鞍山启动了雨山湖东区排水韧性能力提升工程。据介绍,该工程环湖范围北至湖北路,西达湖西路,东至湖东路,南到花雨路,约2.6平方公里,包括雨山湖、南湖整个湖体水面及周边至市政路的区域范围。“整个工程从‘理水、兴园、营城’三个方面,通过实施湖体清淤、排口控污、湖体生态修复、活水循环、园路提升、入口广场改造、园区提升、建筑加固出新、标识标牌及路灯系统、道路提升改造等十个子项对雨山湖、南湖进行提升改造。”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连续多月的建设,雨山湖公园外市管道路和公园内健身步道、林下空间、梅花溪水系等改造内容已经基本完工,向市民游客开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环湖步道已经重新铺设,沿路增添了花式鹅卵石、小料石和绣球、月季等花卉绿植;园区内新打造的林下空间栽植了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化景观,空地处新建乒乓球台和儿童游乐设施;桃花岛上原先闲置的公园管理用房被改造为海绵城市科普中心;梅花溪水系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并新建了玉带桥和景观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设施升级是在保持景观风貌的统一和传统技艺传承的基础上,对损坏部分进行修缮,完善休憩功能,增加无障碍设施,重塑经典建筑。按照计划,整个工程预计本月底竣工。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图片由高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