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来到位于马鞍山市花山区和雨山区交界处的薛家洼生态园。8月的长江岸边芦苇随风摇曳,江面上绿波荡漾,不时有鱼儿翻腾跃出江面……
估计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长江干流马鞍山段渔民、渔船最集中的聚散地,水体污染严重,环境脏乱差,“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薛家洼之前的真实写照。“生态问题非常突出,直接影响长江生态环境安全,是周边老百姓口中的‘五毒俱全’。”据马鞍山市环保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薛家洼这片区域占地面积近千亩,曾有散乱污企业7家、非法码头3处、固废堆场1处,还有畜禽养殖场、危旧民居及住家船等。
2019年,马鞍山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对长江东岸进行综合整治,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拆除非法码头、修复岸堤、植树复绿、清理固废等一系列整治工程陆续展开。“共拆除长江干、支流非法码头158家,整治散乱污企业756家,清退长江岸线约10公里、滩地1000多亩。同时一体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等工程,完成城区35条黑臭水体治理。”据该负责人介绍,在治理过程中,该市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保留杨树林、芦苇荡等生态湿地,建设长江绿色廊道,高标准编制长江东岸23公里岸线综合整治规划。同时设立园区“环保管家”,开展企业废水废气 排放实时监管、大气污染综合监控、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等专业服务。
通过集中整治和生态修复,薛家洼与长江东岸沿线的芦苇江湾、滨江文化公园、采石矶景区等景点“串点连线”,不但变身为长江马鞍山段的最美岸线,也成了游客们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图片由储灿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