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与儿街镇山王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胜,是一位心系群众踏实肯干、有头脑有能力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他关掉了自己的工厂,一心扑在工作上,经过几年奋斗,该村从一个负债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有一种情怀叫甘于奉献
孙胜1971年出生,是个风风火火的中年汉子,他的长辈们有的参加过红军,有的当过大队书记,受到家风熏陶,他总想为家乡发展做点实事。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毫不犹豫关停了自己经营的水泥预制厂,放弃了经营多年的有300名职工的制衣公司,全身心投入到村级工作中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0年,在他的带领下,山王河村成功创办了“山旺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2000平方米标准化钢构厂房,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大型艾草加工机械,规模化生产艾草产品,包括艾绒被、艾灸、艾条、艾草洗衣液等40余种系列产品。孙胜同志在山王河村工作近18年,担任村书记、主任14年,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历经千辛万苦,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白手起家、以地生财、项目推动、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
目前全村有支柱产业12个,招商引资企业2家,回乡创业企业1家,如占地1500亩从事稻虾养殖的霍山淼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占地1200亩从事油茶深加工的霍山中盛食用油有限公司;村级自主经营产业9个:300亩苦丁茶基地、200亩农组苗木基地、150亩艾草基地、500亩七彩油菜、七彩水稻、艾草加工厂、蚕桑基地、农家乐、光伏电站等。完成村内大循环道路硬化13公里,将12个支柱产业串珠成链,强化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我一定要把山王河村集体经济搞上去,让村民们富起来,否则就是对村民不负责,对书记这个称呼不负责。”孙胜说。
有一种精神叫舍身忘我
2020年7月18日13时许,该村境内嵩山河河水暴涨,瞬间河水就淹没了街道。孙胜挨家挨户查看有没有被困群众。一趟又一趟背着小孩和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就在他转移群众的同时,洪水已经将这条街道上群众家的大门都卷走了,街道上到处漂的都是冰箱、洗衣机等电器。
孙胜自己的家也在这条街道上,家里只有他生病的爱人一人在家,但是他顾不上看一眼家里的情况,继续寻找被困人员。他想到了住在这条街道上的胡继国老夫妇俩,只有老人两个在家,老伴还患有眼疾,行动不便。他到胡继国家楼下,大声呼喊着老人的名字,这时从二楼的窗户上颤颤巍巍地探出老人呼救的头。此时的洪水已经淹没到腰部了,孙胜书记赶紧调来挖土机,将两位老人从二楼的窗户解救出来。
就在这时,挂在他脖子上的手机响了:“喂,是山王河村的孙书记吗?我是隔壁金安区井塘村的村民。我现在不在家,刚接到我奶奶的电话,她哭着跟我说家里的大门被洪水冲走了。我家就在你们街道的隔壁,能麻烦你去看一下吗?”此时雨越下越大,开挖土机的师傅害怕了:“孙书记,命只有一条!你就管好自己村的村民就好了,那边跟我们都不是一个县的,你犯得着冒险吗?”孙胜书记却说:“群众的生命都是一样宝贵,没有界限!你不用怕,注意安全慢点开,我陪你去!”就这样,他带着挖土机冲进水里……最终将被困老奶奶接到了安全地带。老人握着孙书记的手感动地说:“孙书记,你真是我的恩人啊!”
有一种担当叫率先垂范
2019年4月20日,正是油菜收割、水稻播种的关键时期,为了抢割、抢种保障粮食安全,孙胜书记每天起早贪黑,既当指挥员又当机械操作手,连续奋战到第八天深夜,可能是太疲劳了,孙书记从三米高的田埂摔了下去,导致左脚骨折。后来有群众问他,“你这么拼命,图个啥?”“我是党员,应该带头干活,多干活。”孙胜如是说。
孙书记在村级决策上,当“班长”不当“家长”,让村干部和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商发展大计、共促产业振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基层社会治理局面。
山王河村从2016年的负债村,到2021年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只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至今稳定保持在22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华丽转身。山王河村先后荣获2017~2020年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三变改革”示范村、安徽省电商示范村、六安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0年,山王河村作为六安市村级集体经济标杆,被选为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现场会会议地点,是全省乡村振兴调研帮扶村20家之一,全县乡村振兴2个重点村之一,并作为霍山县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前后接待省、市、县等各级组团考察学习3万余人次。
有一种喜悦叫共享成果
山王河村依托农机服务队和艾草加工厂,优先使用本地劳动力,既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又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并且在村级集体经济取得效益时,第一时间与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群众拿到了田地租金;脱贫户有了就业岗位,实现了稳定脱贫;农村留守劳动力有了务工渠道,实现增收;真正做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让群众看到希望,提升信心。“以前过年,群众向村书记要救济;现在过年,群众到村拿租金、领工资,老百姓得到实惠,发展的意愿就强。”孙胜说。
山王河村群众变富了、经济变强了、环境变美了,村书记孙胜依然辛勤地忙碌着。作为一名村支书,他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他的脚步遍布村里每一片土地。他做事公正、公开,群众很满意。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山王河村富裕的村集体经济“家底”,为村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方荣刚 通讯员 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