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颍上县谢桥镇的团结村里,颍上县芸翠酥糖厂热闹非凡。制作传统手工酥糖火热进行,空气中弥漫着香甜气息,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甜蜜味道。
酥糖是皖北地区的特色甜食,也是颍上本地春节必备的糕点之一。酥糖外形长长圆圆,口感酥脆香甜,不黏牙、不化渣,吃上一口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小小一块酥糖,浓缩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酥糖的制作工艺复杂,但是许多顾客反馈说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颍上县芸翠酥糖厂负责人郭行健说,“虽然制作过程较为耗费体力,看到大家因为吃糖产生了美好的回忆,这就是我坚持制作酥糖的一种意义吧!”
走进糖坊,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作坊的师傅们穿梭其中,将大锅中的糖稀取出制作。每一锅糖从熬煮到制作成酥糖,需要十多个环节。熬糖、铲糖、拉糖、截糖等缺一不可,不管哪个步骤出了差错,都会影响酥糖的口感。
“这些年,我们酥糖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只为顾客能够品尝到童年味道。”郭行健表示。
师傅们将糖稀捞出后,便开始拉糖。只见师傅们双手握住糖稀的一端,用力地拉扯、折叠,动作娴熟而有力。随着一次次的拉扯,糖稀逐渐变得细长,颜色也由金黄变得浅白,质地也越发柔韧。
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不断地被包裹进糖稀里,形成无数细密的气孔,这正是酥糖酥脆口感的关键所在。酥糖从熬糖、拉糖再到制作半成品,需要七个师傅相互配合。
“拉糖是个体力活,其间不断的重复同一个动作。”郭行健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这不断重复的“美”,让每一块酥糖均可保持约有129个小孔。“糖稀被拉制到合适的状态后,把糖放至模具上进行切段,一整个糖条被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才能送至下一个工序。”
大小均匀的糖块小段,还需要进行适当冷却,再经过蒸湿后,将炒熟的芝麻均匀洒在糖段上,最终才能成为酥脆香甜的酥糖。
“原材料采用的是本地红芋,是杂粮糖的一种。和其他酥糖相比,其低糖味醇、入口酥脆不粘牙不留渣。”郭行健说,“过年了订单也多了起来,目前带动了周边一些群众家门口就业。计划明年扩大生产,给俺村里留守在家的人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大家一起过上甜甜蜜蜜、幸福美满的日子。”(记者 张云山 通讯员 潘海龙 姜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