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晚,2025安徽省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访谈活动开启第二场,三名省人大代表围绕省政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紧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自身履职情况,谈感受话发展。
省人大代表于振中建议
加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合作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代表,我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深,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省人大代表,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于振中表示,报告充分体现了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如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安徽范式、加快建设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等,明确了坚持科技打头阵,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于振中建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重大问题,“建议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成果法律化,把成果转化效益等作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他认为应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平台,加速成果产业化。“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成果转化支持,优化人才激励政策,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公益研究给予稳定支持。”
作为科技领域工作者,就“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于振中有自己的感受与建议:“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创新等。”
他建议,强化合肥滨湖科学城等创新平台的实体化运作,加大对大科学装置的投入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基金体系;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于振中建议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挥合肥、芜湖等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带动皖北、皖西等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省人大代表王育才建议
设立专项新药研发基金
“学习了省政府工作报告,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报告清晰展现了对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王育才表示,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的出台,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王育才就当前大家对集采背景下药品质量的担忧及新药研发困境带来了自己的建议。“建议弱化价格单一指标的权重,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确保中选药品质量可靠,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严格把控药品质量。”王育才还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新药研发,建议政府设立专项新药研发基金,对从事新药研发的企业给予直接的资金补贴。还建议政府出台政策专项支持创新药企科创板上市。
“作为博士生导师,我也在关注研究生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他们是高校创新的主体,但面临科研及生活负担的压力。”他建议高校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将心理健康问题纳入高校的重点关注范围,并适当提高助学金和科研补助标准,缓解其经济压力,从而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就“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王育才的建议聚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在量子科技、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核能聚变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建议以这些优势领域为突破口,吸引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和龙头企业入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安徽在科技前沿领域的竞争力。”
“其次是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的优势。安徽省拥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量子国家实验室、在建的滨湖大科学城等。”王育才建议,深化这些平台的协同创新功能,加快关键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王育才还建议在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推出更加精准的支持措施,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科技创新不仅要注重技术本身,也要融入安徽的文化特色。”他建议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尤其是在文创、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形成安徽特色产业的独特标签。
省人大代表韩东成建议
打造我省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作为企业负责人,我将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为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贡献力量。”省人大代表,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韩东成表示,自己作为人大代表,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的法治保障,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进行建言献策,助力科技创新政策法规更加完善。
韩东成告诉记者,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多项议案、建议。其中,在促进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他提出了《关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议案》,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快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建设美好社区方面,他提出了《关于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共同缔造美好社区环境的议案》,呼吁进一步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和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环卫行业向科技智慧型转型升级,多措并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来。
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他提出了《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议案》,建议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场景拓展,同时完善复合型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我省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针对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韩东成建议,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充分发挥安徽在新型显示、量子科技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强化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建议加速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等新业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韧性。”韩东成表示。
在推动安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我们要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中小型科技企业上。”韩东成说,应该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在研发经费、税收优惠、科技创新奖励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通过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
“建议进一步完善我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对企业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通过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韩东成认为,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资产,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武鹏/文 任逸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