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超级工厂”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摄影:张培)
“我想问问有没有老家在安徽的朋友顺路,我接你一起回家过年。”1月15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视频中邀请老乡一起回安徽过年。
时间回到去年12月19日,在当日举办的一场“四界”同台,鸿蒙智行年度直播活动上,余承东和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等首次同框。
2024年全年,对于安徽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安徽汽车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二。
这一年,在高度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左手拿着蔚来、乐道、萤火虫,右手拿着芯片、换电站,在泥泞的马拉松中迎来了蔚来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用了“我心依旧”回顾比亚迪三十年发展。
在芜湖,尹同跃“提刀进场”,在2024北京车展上与搜狐CEO张朝阳同上了一节物理课后,突然换了风格,继续“不客气了”。
在汹涌的 “出海潮” 中,安徽整车出口量也跃居全国首位,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打法升级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连续突破50%的2024年,自主品牌的体量也在快速膨胀。
2024年5月9日,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下线,车主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这台全新ES8就由位于安徽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的蔚来第二工厂生产。
在合肥市长丰县,2021年才落户的比亚迪合肥基地3期项目均已经投产、实现量产。记者采访中获悉,2024年9月,合肥比亚迪日产最高突破4000辆,月产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
当年12月21日,在广州海心沙公园,李斌带着firefly萤火虫和ET9,迎来了“NIO Day2024”。从蔚来主品牌到乐道、萤火虫,2024年,蔚来在15万元至80万元价格区间内完成了全面的产品布局。
在中国车圈里,多品牌战略还是单一品牌战略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时间回到2007年,这一年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萌芽的一年,当时行业普遍奉行“多生孩子好打架”战略。
18年后,面临新能源的快速崛起,以吉利为代表的车企开始调整策略,以图战略收缩。蔚来、比亚迪选择继续“扩张”子品牌,奇瑞与江淮则选择牵手华为,加入中国汽车的整合热潮。
“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规划得非常清楚,从高端市场开始,积累一定能力后要服务更广泛用户。多品牌的推进得以覆盖更全面市场需求,从生产研发和基建角度降低成本,让效率得到最大化释放。”
李斌告诉记者,从单一品牌迈向多品牌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却也是蔚来在未来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关键。自乐道这一新品牌发布后,蔚来凭借多个车型的成功上市与交付,已然证明了其多品牌运营的能力。“蔚来会持续深入推进多品牌战略,力求全方位契合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
据蔚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1138辆,单月交付突破3万辆创新高,环比增长51.3%,同比增长72.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20610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0528辆。
2024年全年,蔚来公司共交付新车221970辆,同比增长38.7%。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201209辆,同比增长25.7%;乐道品牌交付新车20761辆。
这意味着,李斌在用了多年时间摆脱“蔚1万”进入“蔚2万”后,在子品牌乐道的帮助下,销量进一步提升,终于成为“蔚3万”。
李斌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随着明年销量翻倍,整体经营会继续实现正向增长,亏损明年预计将收窄,目标是2026年实现盈利。”

蔚来萤火虫上市
在去年12月19日举办的鸿蒙智行年度直播活动上,余承东表示,过去华为和车厂只是供应商的关系,现在变成了合作共赢的关系,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营销策划到上市服务一条龙打通。
“鸿蒙智行与四大车厂一起共建生态联盟,一起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尹同跃则表示,奇瑞与华为的合作是“痛苦的过程,美好的结果”,直言余承东在品控方面很“较真”,当奇瑞的底盘、发动机与华为的技术相结合,好产品自然呼之欲出。
据奇瑞控股集团发布2024销量年报显示,2024年,奇瑞集团销量达到260.4万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年销量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销量增长率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的年度销售目标。这一年,奇瑞集团还在新能源、燃油车、海外出口、国内市场“四赛道”实现了全面增长。
2025年,奇瑞集团提出新的销量目标:“将在2024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超越行业增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销量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
“一方面说明自安徽通过多方努力,汽车产量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已从2023年的全国第四跃升到第二,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安徽省智能汽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炳力指出,但是,安徽和全国汽车产量第1相比,还有差距,仍需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等方面下功夫。
腰部上攻
2024年,部分自主品牌选择腰部上攻,重塑豪华车市场格局。当年12月19日,“四界”同台鸿蒙智行年度直播活动上,项兴初从尊界S800直接走下了车,身后的车门,自动关闭。几天后,起售价为78.8万元的国产自主品牌豪华车蔚来ET9正式上市。
尊界S800和蔚来ET9的问世,标志着自主品牌豪华级新能源车再添一新将。
“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项兴初表示,尊界S800是江汽集团和华为深度合作的超豪华平台上的首款产品。江淮汽车将尊界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品质交付、服务保障等作为“头号工程”顶格推进。
如今,豪华车市场增长的潜力极大。麦肯锡预测,到2031年,豪华车市场将以8%—14%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且价位越往上增长率越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豪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在超豪华这个壁垒更高的细分赛道,自主品牌继续向上发起猛攻,以寻求高端化突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峰此前表示:“品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汽车品牌向上是汽车强国建设的必经之路。”
回顾过去,中国豪华车市场一直被奔驰、宝马、奥迪牢牢占据。BBA巅峰期均超过70万辆,遥遥领先于其它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品牌则共同领军二线豪华品牌,巅峰销量在20万辆左右。

尊界S800
但随着越来越多已经在60万元以下的市场中逐步站稳脚跟的部分自主品牌,开始向上发起了猛攻。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背后,一方面有向上打造品牌调性的考虑,也有希冀通过推出自主豪华车包括超豪华车品牌,向上覆盖更多的价格区间,谋求更多的利润。
对于这一市场中的竞争,李斌认为,越向高端市场走,尤其是向行政级别进发,“共识市场”就变得更重要,也就是说“大家认为怎么样”这件事情很重要。
他解释说:“现在中国品牌一起发展高端行政市场,甚至去突破更贵的市场,就能够让用户去思考,原来,中国品牌是可以做行政旗舰的。而且好几家车企一起,会动摇传统的例如BBA们在高端旗舰市场的垄断位置,总的来说,这肯定是好事。”
海外攻略
1月21日上午,搭载4300余辆出口车辆的“黄鹄”轮从上海启航驶向地中海,迎来了它的首航,这也是安徽省开通的首条至地中海国际滚装运输航线。
此次首航“黄鹄”轮搭载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出口车辆共计4300余辆,约合7.3万立方米,涵盖奇瑞、江淮、宇通等企业品牌,从上海港出发前往地中海,途中挂靠沙特、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港口。
另一边,在广东广州的广船国际码头,一艘名为“BYD HEFEI”的滚装船下水远航。比亚迪第三艘滚装船,以合肥工厂命名。首次远航,它搭载了近5000辆新能源车驶向欧洲。

安徽首艘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黄鹄”轮
出海是奇瑞、比亚迪等车企的重要业务之一。2024年被视为中国汽车出口充满机遇的“窗口年”。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641万台,同比增长23%。这一年,奇瑞出口量达到了 114.5 万辆,相较于 2023 年,增长幅度超过两成,占据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近五分之一。比亚迪出口43.3万辆,同比增长71.8%,增速位列中国汽车品牌第一。
此外,近年来中国车企正从“产品出海”加速迈向“制造出海”。 奇瑞2024年4月与西班牙Ebro-EVMOTORS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11月双方组建的合资工厂已下线首款产品EBROS700。
去年7月,比亚迪举行泰国工厂竣工暨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据悉,比亚迪泰国工厂年产能15万台,包含整车四大工艺和零部件工厂。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6个月。
目前,比亚迪已宣布在巴西、匈牙利、泰国等多个国家投资建厂。据介绍,比亚迪业务遍布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
华龙证券分析称,2024年至2025年,比亚迪进入海外工厂密集投产期。按规划,公司将在中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和欧洲等地进行本地化产能布局,支撑公司海外销量持续增长。
(元新闻记者 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