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风采】全国人大代表贾亮:建议闲置幼儿园转型社区养老院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2-20 15:09:40

今年春节后,全国人大代表、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贾亮一边忙着谋划新学期的课题研究,一边忙着基层调研,准备全国两会的建议。除了继续关注他的职业教育本行,今年他还将视角延伸到了民生领域,围绕养老、物业管理等热点,提出了多项建议。

闲置幼儿园转型社区养老院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剧,银发时代的到来,中国式养老的问题日益凸显。”贾亮说,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965.2万张,与我国养老人数需求的数量差距较大。“养老服务机构的设置数量、各种服务设施、服务质量、医疗保障体系都需要有很大的提升。”他表示。

同时,贾亮关注到,去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减少近7000多所,是近15年全国幼儿园数量首次负增长,并在今年持续下滑。经调查发现,因出生率下降,生源骤降,而各地区的小区配套公办园的陆续开园,造成幼儿园“过剩”,民办幼儿园及部分公办民营的幼儿园面临被迫关停的局面。

由此,贾亮建议,在国家层面研究出台相关文件,推动社区整合“金角银边”等资源,将闲置区域较大的空间,如幼儿园等设施齐全区域进行养老服务行业转型,实现就近养老,提供居家--社区--机构有机融合的综合型、专业化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多样化养老服务,同时让幼儿园场地不再闲置。

“建议发挥社区内的区域空间优势,尤其是幼儿园及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机构嵌入社区,转新型养老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个性、便利的养老服务。”贾亮说。

设定物业行业准入门槛,加强资金监管

“近年来,小区物业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仍存在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业主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贾亮说。

“部分物业管理企业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贾亮建议,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法规,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物业公司的职责和义务,规范物业公司的行为。同时,设定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物业公司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并通过建立物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物业公司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确保服务质量达标。

“政府相关部门对小区物业管理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物业公司违规行为频发。”贾亮建议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公共维修基金和物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制度,公开透明地公示公共维修基金和物业费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区物业管理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

记者手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贾亮用20年时间承担坚持和拼搏,让自己从一名企业技工成长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成为智能汽修的“新创客”,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实现汽修行业数字化、环保化新升级。由此,他也成为长三角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贾亮连续数年聚焦职业教育、情牵产业技术工人,提出了多项建议,致力于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去年以来,他深入基层走访,一线调研,将视角延伸至民生实事,在建言献策中广听民意,传递民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图片由贾亮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