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样的安徽#奋发有为往前赶】臭鳜鱼和烧鸡纷纷上大学“深造”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3-04 19:12:51

你见过什么样的安徽?是徽州臭鳜鱼、符离集烧鸡的美味?还是它们现在与未来的样子?

“烧鸡研究院”“臭鳜鱼创新中心”,这些名称的背后,显示出传统食品在现代市场的流转中遇到的各种“窘境”,所以必须“研究”和“创新”。换一种说法,传统产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样,必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安徽各地正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联动高校科研院所成为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难题”如何破解

已驰骋市场两千余年的安徽宿州符离集烧鸡,烦恼并不少。

保鲜问题始终是“瓶颈”。据食品专家介绍,高温杀菌+真空包装虽然能够延长烧鸡的保质期,但也会影响烧鸡的口感;鲜烧鸡口感虽好,却受制于冷链运输等因素,销售范围有限。

“烧鸡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在科技方面下‘苦功夫’,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当地从业者如此表示。

2024年,符离集烧鸡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组建。组建方包括宿州埇桥区政府、符离集烧鸡产业集团和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院将聚集产业共性难题,重点开展储藏保鲜、品质提升、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其中就包括为符离集烧鸡提供低温杀菌技术和绿色添加剂。

臭鳜鱼作为传统徽菜标志性产品,同样如是。黄山学院依托其所属的旅游学院,亦已成立了旅游食品(臭鳜鱼)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运用现代食品、生物、营养及分析检测等科学技术,开展传统食品品质保真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探明工业化生产中高新技术对传统食品品质的影响机制,从而推动传统食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技术再好也要“深造”

2月28日,全椒县组织召开南京农业大学滁州科教创新园建设工作专班暨项目建设工作调度会,正式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实现项目全面对接、全力推进。

全椒方面很清楚,南京农业大学落户当地的科教创新园,不仅仅只是一个“园”,更是可顺势借力的重要“大脑”,将可为地方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资源、项目资源、人力资源等。

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借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安徽各地共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皆如是。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安徽佑赛科技股份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柔性压缩空气储能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佑赛科技已扎根芜湖15年,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领军企业,2024年公司荣获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奖。去年以来,佑赛科技成功交付全球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并保障全球首个高寒地区宽滑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成功送电。同一年,安徽大学与安徽统凌科技公司联合研发中心签约揭牌,统凌科技是一家集锂电池组和动力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在电池材料、储能系统、新能源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

技术再好再强,但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也得时时“深造”补能。

“实验室智慧”驱动力

滁州市联合合肥工业大学组建的工大智谷协同创新中心已成立运营公司,宿州市与江南大学共建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宿州分中心……各类协同中心、转移中心的成立,推动高校“实验室智慧”源源不断赋能地方新质生产力的成长。

2月25日,安徽科技学院与滁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期间签署多项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

2月26日,宿州市有关领导在西北工业大学表示,当前宿州正以“科创+产业”双轮驱动战略汇聚创新动能,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平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宿州落地转化。蚌埠市领导近日在经济运行分析会上亦表示,要按照“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驻蚌高校共建一个产业园区、每个企业拥有一个核心技术支撑”思路,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祥新 图片由豆包生成)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