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特别报道】合肥野生动物园女兽医王艳:“吹针女侠”帮东北虎修脚给梅花鹿接生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3-07 23:20:37

有这样一个人,她身怀“吹针”绝技,和猛兽“斗智斗勇”,只为守护其健康;她拿得起手术刀,也会使用显微镜,帮东北虎修脚,给梅花鹿接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她每天穿梭在不同的笼舍,给各种动物看病,丝毫不介意口罩挡不住的异味,甚至偶发的危险……今年“三八节”,和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一起去合肥野生动物园认识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兽医吧。

守护百余种动物的健康

提起兽医,估计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宠物医生或者是畜牧行业的兽医,很少有人会关注野生动物兽医这个行业。作为合肥野生动物园唯一的女兽医,王艳和同事们负责着该园100多种近千头(只)动物疾病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工作,包括金丝猴、小熊猫、东方白鹳、火烈鸟、丹顶鹤、灰鹤等珍稀动物。

“个人觉得,兽医是个全科医生,既要拿得起手术刀,又要玩得转显微镜。”在王艳看来,动物园兽医这份工作特别具有挑战性,既要为老虎、狮子之类猛兽体检、做手术,又要为小熊猫、金丝猴之类的小可爱定期更换食谱,保证其饮食健康;既要精通打针、吊水等疾病护理工作,还要负责助产接生等难度系数较高的技术活。每天的工作,不是奔走在各个笼舍间,细心观察动物们的健康状况,就是泡在实验室里,紧盯动物们的各种健康指标。“早上8点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背着医药箱,去各个馆舍巡诊,和饲养员们交流一下动物们近期的活动情况和健康状况。”

通过多年练成的“火眼金睛”,王艳可以从动物的粪便、日常表现等,立马判断出动物的健康状况。“动物们不会说话,身体不舒服、生了病,没法告诉我们。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去观察它们的日常行为,通过粪便、毛发之类的变化,判断它们近期的健康状况。”当然,动物们也不像人类,会主动配合医生的检查。王艳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动物们“斗智斗勇”“声东击西”,“只为采集到最有价值的化验标本,让它们得到更好的治疗。”

比如,检查动物体内有没有寄生虫,王艳就需要在动物笼舍等待它们排便,提取最新鲜的样本。“这个过程是比较难熬的,有时甚至要等上一整天。”除了动物粪便的异味,还有动物笼舍自带的异味(即便是打扫很干净的笼舍,依然有异味)。“即便是戴上口罩,也挡不住。如果是夏天,气味更上头。”不过,对于王艳而言,早已习以为常。

遭遇“国宝”东方白鹳偷袭

在熟练掌握合肥野生动物园里100多种动物的各项数据指标之外,王艳和同事们还肩负着野生动物救助工作。“这份救助工作非常不容易,时常需要面对很多不可预测的危险,是个职业暴露风险很高的行当。”王艳告诉记者,野外的动物和动物园里的动物不一样,自带野性,防御性很强,甚至非常排斥人类对其的救助。

有一年,王艳和同事们一起在户外救助一只东方白鹳。在治疗过程中,王艳发现东方白鹳很虚弱,就打算和饲养员一起给它人工填塞食物,为其提供营养。不料,看似虚弱的东方白鹳突然“暴走”,用又尖又长的喙啄向她的眼睛……“根本来不及反应,脸上顿时鲜血直流。”同事们都吓坏了,赶紧将王艳送往医院治疗,还好只是伤到了眼眶边缘,经过治疗后转危为安。

这件事之后,一直支持王艳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们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希望她换个更安全的工作。“说实话,我也有过小小的动摇。但一想到动物们的可爱活泼的样子,以及和它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特别是看到它们通过我的救治恢复了健康,我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经过一番挣扎后,王艳决定留下来。“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很喜欢动物,所以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动物医学这个专业。”毕业后,王艳也曾有一份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但冥冥之中,还是割舍不下对动物的喜爱。”2015年,她毅然辞掉工作,来到合肥野生动物园。

苦练江湖绝技“吹针”

为了避免和动物们相处时的偶发惊险瞬间,王艳和同事们也做足了各种防范保护措施。“只有保证了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地守护动物们的健康。”

“吹针”便是王艳最好的“护盾”之一。“‘吹针’的专业名称是叫吹管注射器。”王艳告诉记者,“吹针”跟大家平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小而精“暗器”不同,是由一根长约1.5米,内径适中的钢管和一支与之相匹配的注射器组成。“钢管有粗细之分,可以发射不同的注射器。”注射器也是比较特别的,自带皮筋。“主要是击中动物后,利用皮筋的弹力,把针管里的药水瞬间注射到动物体内,从而实现远距离的治疗或麻醉作用。”据悉,“吹针”不仅能有效避免兽医与动物直接接触产生安全风险,还可以降低动物的应激伤害。“尤其是给大型动物治病时,它就是我们强有力的护盾。”

不光是孩子们惧怕打针,动物们也是一样。“有的时候,它们老远看到我来,就会条件反射地意识到要被打针了,于是早早避开,或者在笼舍里四处躲避。”为了保证精准有效地治疗,王艳苦练了很久的“吹针”技巧,“不但要有足够的肺活量,还要手稳、眼准,就像‘小李飞刀’那样,例无虚发、瞬间命中。”当然,即便是掌握了这项绝技,平日里也得定期练习,保证“一发即中”。此外,平平无奇喷水枪也会被当作治疗工具。“如果动物(特别是有攻击性的动物)受了皮外伤,也不能次次将其麻醉治疗,那就要通过喷水枪,远距离对其受伤的部位喷药水。”为了精准上药,这就需要王艳手快眼准,抓住瞬间喷药机会。

给动物喂药也是一门技术活。“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动物喂药,比给孩子喂药难多了。”王艳告诉记者,孩子不吃药,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实在不行还可以动用武力。但对动物们而言,不但打不得,还要耐着性子、想尽一切办法哄着喂。以灵长类动物为例,甚至需要绞尽脑汁“斗智斗勇”。“黑猩猩的智商很高,起初我们把药藏在水果里,结果被其发现,抠掉;然后把药磨成粉,拌在食物里,被识破;把药粉混在它常喝的果汁里,结果人家嗅觉很好,再次识破。”后来,王艳想到了另一种饮品(气味和口味基本可以掩盖药味),但可能是因为此前试探太多,黑猩猩已经产生了防备心理,就是不肯喝。于是,她又利用黑猩猩的模仿习性,用针管把药水注射到未开封的饮品里,然后在其面前表演开封喝饮品的过程,“通过这个表演,让它放下戒备,最终喝下了混有药水的饮品,完成治疗。”

帮东北虎修脚,给梅花鹿接生

在王艳看来,给动物做手术和助产接生是最难的。“给动物做手术和给人做手术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是因为动物的身体构造差异很大,另一方面是麻醉剂的使用量控制。”王艳告诉记者,不同动物对麻醉剂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使用量没控制好,甚至会造成动物死亡。“给人做手术,会有专门的麻醉师全程陪护,进行评估。但给动物做手术,兽医不但是手术执行者,同时也要肩负麻醉师的职责。”为了争分夺秒挽救动物的生命,有些手术甚至要就地进行,对兽医的要求就更高了。“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对动物进行‘保定’,防止动物在手术中出现应激反应,对周边人员造成危险。”

让王艳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给东北虎修指甲,“这只东北虎的指甲长到肉里,严重影响了行动,需要进行手术修指甲。”估计不少人会认为修指甲是很简单的事,但给东北虎修指甲,不但需要用上镊子钳子锉刀等各种工具,还需要操作者有足够的力气。“最重要是操作者还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据王艳介绍,手术开始前,需要先进行麻醉,再将东北虎转移到特制的“保定笼”(笼子大小可以人工控制)里,然后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王艳不仅需要和其他同事紧密配合快速完成修剪、打磨等工作,还要时刻监测动物呼吸、心跳等生命指征,“既害怕老虎提前醒来,又担心老虎出现麻醉并发症,真的是提心吊胆……”好在最终顺利完成修指甲工作,东北虎也恢复了正常行走。

给动物助产接生,王艳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如果待产动物营养太足,容易造成幼崽体型过大;或者待产动物活动量太大,导致胎位不正;或者待产动物比较虚弱,无法完成顺产……这些情况,都需要兽医助产接生。”王艳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兽医不会主动介入动物的生产,但需要全程关注(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穿上防护服、准备相关器材等)。“一旦发现动物不能顺产,发出呻吟,有体力透支的前兆,就要立即介入。”

此前有一只梅花鹿难产,王艳立即在饲养员的配合下,探查难产原因。“女兽医最大的优势,就是胳膊细、手小,方便检查动物产道,不会给它造成太多痛苦。”通过快速探查,王艳发现这只梅花鹿可能是胎位不正造成难产——幼崽被其前肢卡住了。按照相关操作流程,王艳迅速对梅花鹿的胎位进行调整,在配合它用力生产的节奏,将幼崽拉出,并对幼崽进行紧急救治,保障其呼吸,防止因难产造成窒息。

“助产接生最难的一个环节,是保证了新生幼崽健康后,再把它快速送回妈妈身边,由妈妈照顾。”王艳告诉记者,动物妈妈一般是通过气味识别幼崽的,在兽医助产接生过程中,难免会让幼崽粘上别的气味。“所以,要尽快将幼崽送回母鹿身边,让其舔舐幼崽,认亲……最终由动物妈妈照顾幼崽。”在王艳的十年兽医生涯中,先后给梅花鹿、羊驼、盘羊等多种动物助产接生,“看到每一个新生命平安诞生,非常有成就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文 杨雪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