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航空器投身文旅及交通、无人机开始送血送外卖……低空经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正快速进入日常生活。未来,低空交通将成为城市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如何让飞行器在低空对流层的复杂气象中安全共舞?日前,在合肥场景公司助推下,安徽正弦空间与合翼航空合作低空经济的“隐秘战场”——气象保障系统。
从亿航到零重力,从飞行器公司到车企大厂,eVTOL、无人机、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产品在合肥层出不穷。但同时,空域管控、算力网络、以及气象服务等,这些决定低空经济能否从试验场走向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成为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难点。
合肥场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正弦空间是一家聚焦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的空天信息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掌握空天系统设计、卫星数据处理、天气预测、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合翼航空由合肥市国资平台与亿航智能共同出资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的公司。该公司的 EH216-S为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三证齐全”的载人级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双方在合肥市场景公司的助推下,达成战略合作。
传统气象服务因地面观测站密度不足、卫星分辨率有限,难以捕捉低空(3000米以下)的微尺度气象突变——强对流、风切变、突发雷电等“隐形杀手”,可能让飞行器集群陷入系统性风险。正如人类依赖神经系统协调肢体,低空经济的“神经系统”通过数据流穿透“感知-决策-执行”闭环,重塑空中交通的底层秩序。
目前,安徽正弦空间已在合肥骆岗中央公园部署六要素自动气象站、能见度仪、测风激光雷达、能见度激光雷达等一系列气象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的软件平台,为合肥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雨量、垂直风廓线乃至云底高度信息,从而构成低空飞行器的感知层“触角”。
据了解,此次两家公司合作验证低空经济“神经系统”的工程可行性,加速行业从“盆景式创新”迈向“森林式生态”。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赵静秋 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