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2025徽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链接会上,徽商总会执行会长、徽商总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认为,综合全球大模型技术的快速迭代及应用场景的不断融合,今年将是全民应用及全行业应用的元年。同时,来自不同技术思路、不同团队、不同技术特点的大模型也正开启融合创新、加速应用的阶段。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竞争态势你追我赶,面对日益丰富的应用需求,仍存实现路径短板。这就给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提出新课题:能够贯通高质量数据,通过自主学习、逻辑推理等,提供高水平的大模型应用服务。
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安徽这两年融合推动明显。
记者从链接会上获悉,我省已涌现出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埃夫特等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酷哇科技、讯飞医疗、仁洁智能等一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拔地而起;合肥人工智能、智能语音集群分别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合肥“中国声谷”集聚企业超2000家,芜湖“中国视谷”打造千亿级机器视觉集群,蚌埠“中国传感谷”领跑智能传感器赛道。从踏歌智行的矿山无人驾驶,到埃夫特的工业机器人,再到仁洁智能的光伏清洁“黑科技”,安徽AI企业争相上演“硬核实力”。
在全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的环境下,安徽人工智能企业也在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中领跑。
3月19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央国企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4:大模型投资的主力军》报告显示,2024年央国企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31.8亿元,科大讯飞市场份额位居榜首。
刘庆峰介绍,目前科大讯飞与国内合作伙伴共研人工智能大模型底座,瞄准解决我国技术底座的完全可控问题,这是下一阶段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
安徽应该在这一场事关未来全球科技发展格局的竞争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刘庆峰建议,下一步要把各行业高质量数据贯通,进一步推动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流程和链条,让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我国自主可控人工智能技术底座的水平。
“徽商不跟风,徽商引领风潮。安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必将为各行各业高质量赋能,助推徽商精神在历史上更受尊重!”(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郜征/文 杨雪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