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全面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危、繁、脏、重”的人工作业将被智能建造技术产品替代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4-11 16:29:49

建筑工人今后在作业时将更有安全保障。4月10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消息,拟进一步推进全省智慧工地建设,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注意到,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危、繁、脏、重”人工作业将被智能建造技术产品替代。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智慧工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工程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路径。为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深度融合,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省住建厅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智慧工地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并公开征求意见。我省将以“系统集成、数据赋能、精准监管、长效运行”为原则,推动智慧工地建设从“试点示范”向“全面应用”转变。预计到2027年底,全省智慧工地建设全面有序开展,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工地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智慧工地整体建设模式基本形成,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效能显著提高,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智慧监管模式全面向质量安全以外领域融合、推广,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通知》提出,我省将依托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省级智慧工地“监管端+企业端”管理平台,综合运用 BIM、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AI、区块链等新技术,集成相关智能终端设备,开展施工模拟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施工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2025年底前,全省所有规模以上的政府投资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含新建、改扩建)主要数据接入省级智慧工地监管端系统;2026年底前,全省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含新建、改扩建)主要数据接入省级智慧工地监管端系统。

按照《通知》要求,我省将推进智慧工地统一监管模式,建立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构建施工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加快推广涉及施工安全的智能建造技术产品,替代“危、繁、脏、重”的人工作业,推动危大工程作业面“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加快形成施工安全领域新质生产力,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探索建立基于智慧工地大数据的保险费率调节机制,引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程质量保险等市场化手段作为工程质量安全管控的抓手,激励工程项目改善质量安全管理和提高效率。

为了让智慧工地高质量发展,我省各地还将加强智慧工地行业管理,一体推动智慧工地“建、管、用、维、服”。严肃查处数据造假、故意设置接入门槛、强制性收费等行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企业和相关单位推荐、指定产品和供应商,引导市场选择优质服务商。同时,鼓励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共建试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增强智慧工地人才供给。健全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支持开展专业人才培训,保障智慧工地人才供给。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