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消息,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省将开展大跨度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关注屋盖结构形式为钢结构的体育场馆、礼堂会场、医疗卫生机构门厅、博物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
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大跨度钢结构公共建筑垮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有效防范化解大跨度建筑安全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省将开展大跨度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排查范围主要包括全省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单跨跨度大于24米或悬挑长度大于8米的大跨度建筑。重点是屋盖结构形式为钢结构的体育场馆、礼堂会场、医疗卫生机构门厅、博物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
按照要求,本次排查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物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地质和周边环境安全;建筑使用功能、使用环境、使用荷载是否与原设计相符;钢结构整体体系、钢结构节点连接是否与原设计相符;屋面是否存在因多次防水施工造成的荷载增加;屋顶是否违规堆载物料;钢结构构件及支座涂层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明显锈蚀、变形、开裂、松动等情况。
记者注意到,本次排查将通过查阅施工图纸等资料、现场踏勘等方式,全面掌握建筑基本情况、使用情况、安全隐患情况。对排查发现隐患的建筑,逐一形成隐患清单,实行清单管理、对账销号。对排查初判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进行安全鉴定,制定整治方案。“该加固的立即加固,彻底消除隐患。”省住建厅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撤离人员。“该拆除的坚决依法拆除,严防垮塌事故发生,坚决整治到位。”
另外,我省还将探索长效机制,从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研究提升大跨度建筑安全的举措,积极探索建立大跨度建筑定期体检制度,实现大跨度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